过建阳二首(其二)
宋 · 刘克庄
白布裙襦雪满颠,携扶伛偻拜车前。
皆言庾氏相因粟,犹是君侯不饮泉。
自昔活民须有备,即今去客愧无权。
愚公老矣痴如故,长把心灯望后贤。
皆言庾氏相因粟,犹是君侯不饮泉。
自昔活民须有备,即今去客愧无权。
愚公老矣痴如故,长把心灯望后贤。
注释
颠:这里指满头白发。庾氏:姓氏,可能指的是某位有善举的人。
君侯:古代对地位较高者的尊称,此处可能指那位帮助者。
饮泉:原意为喝水,这里比喻接受贿赂或贪财。
活民:救济百姓。
心灯:比喻照亮人心、指引方向的智慧或精神。
翻译
穿着白布裙和上衣的老人满头白发,他们扶着年迈的人在车前拜见。人们都说庾家因为你的帮助而有了粮食,这还是因为你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拒绝泉水(指不贪财)。
自古以来,救济百姓需要提前准备,如今我离开,遗憾没有权力帮助更多人。
我这个愚公虽然年纪大了但痴心未改,总是期待着后辈能接过这盏照亮民生的明灯。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官员,穿着朴素的白布衣裳,在雪地里艰难行走,他不仅要扶杖前进,还要向车前的某个人表示敬意。这种场景展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批判。
“皆言庾氏相因粟,犹是君侯不饮泉”两句表明人们都在谈论着古代忠诚的臣子庾信,他之所以能够在困境中保持自己的节操,就是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不会像一般人那样只图眼前的小利。这里诗人借此暗示现实中的君侯们不如庾信,缺乏高尚的情操。
“自昔活民须有备,即今去客愧无权”两句则是说自古以来,能够救济百姓的领导者都要做好准备,但现在诗人作为一个即将离去的旅客,却感到羞愧,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帮助他人。
最后,“愚公老矣痴如故,长把心灯望后贤”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期盼。诗人自比为愚公,他年事已高,依然保持着一颗追求光明的心,希望能够看到未来有贤能的人出现。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官员与庾信的忠诚,以及个人无力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表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的渴望以及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