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玺禅师慕远公之金界探庐山之紫峰过我言别赋送此篇一首
明 · 黄省曾
上座闻僧凤,高文景誓莲。
体宗由得性,超果任穷年。
鹦鹉三千众,芙蕖十八贤。
高怀皆离日,妙观总弥天。
石镜留玄照,香垆续圣烟。
趾清庭选福,心秀刹求偏。
一钵游王舍,孤云度法筵。
东林堪宿树,北涧趁调弦。
鸟弄全标梵,花开悉露禅。
入溪刘并德,陟顶惠同肩。
别将衣作念,去以道为怜。
借取春堂月,驰光建业船。
体宗由得性,超果任穷年。
鹦鹉三千众,芙蕖十八贤。
高怀皆离日,妙观总弥天。
石镜留玄照,香垆续圣烟。
趾清庭选福,心秀刹求偏。
一钵游王舍,孤云度法筵。
东林堪宿树,北涧趁调弦。
鸟弄全标梵,花开悉露禅。
入溪刘并德,陟顶惠同肩。
别将衣作念,去以道为怜。
借取春堂月,驰光建业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为隆玺禅师与远公之别而作,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观和禅宗修行的意境,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首联“上座闻僧凤,高文景誓莲”以“凤”喻僧人之灵性,以“莲”象征高洁,点明了禅师的非凡品质。颔联“体宗由得性,超果任穷年”则进一步阐述了禅师在修行中的自由与超越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都能坚守本心,追求真理。
颈联“鹦鹉三千众,芙蕖十八贤”运用比喻手法,将众多弟子比作鹦鹉,形象地展示了禅师的广大学识与深厚的教化力量;“高怀皆离日,妙观总弥天”则赞美了禅师的智慧与境界,其思想如同日月般照亮人心,其见解深邃无边。
尾联“石镜留玄照,香垆续圣烟”描绘了禅师修行环境的庄严与神圣,石镜映照着深奥的智慧,香炉中升起的烟雾象征着圣洁的气息。最后,“趾清庭选福,心秀刹求偏”表达了对禅师道德品质的高度赞扬,其言行举止如同清泉一般,滋润人心,心灵如同佛塔般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禅宗修行精神的赞颂,展现了禅师的高尚人格与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深厚敬意和对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