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七)赏析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七)

宋 · 文天祥
听著啼鹃泪满襟,国亡家破见忠臣。
关河历落三生梦,风雪飘零万死身。
丞相岂能堪狱吏,故侯安得作园人。
神农虞夏吾谁适,回首西山继绝尘。

注释

啼鹃:杜鹃鸟,叫声凄凉,常引人哀思。
国亡家破:国家衰败,家庭破碎。
忠臣:指对国家忠诚,品德高尚的人。
关河:边关河流,代指战乱之地。
故侯:古代贵族,此处指失去地位的人。
神农虞夏:古代三位著名君主,象征着远古的盛世。
绝尘:超越尘世,指追求崇高的理想。

翻译

听着杜鹃啼叫,泪水湿透衣襟,国家灭亡家庭破碎,却见到忠诚的臣子。
经历了战乱与漂泊,如同三世梦境,风雪中历经生死,只为保家卫国。
丞相怎可能忍受沦为狱吏的命运,那些曾经的侯爷又怎能成为园林之人。
在神农、虞舜和夏禹这样的先贤之后,我该追随何人?回望西山,决心继续他们的遗志。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将领文天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哀痛和个人的忠贞情怀。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悲愤与无奈。

"听著啼鹃泪满襟,国亡家破见忠臣。"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悲凉的情景,啼鹃的鸣叫如同哀泣,映照出诗人心中的痛苦和对国家沦丧、家庭破碎的深切感受。在这个背景下,"忠臣"二字更显得无比沉重,它既是对过去英雄的缅怀,也是对现实中难寻忠诚之士的无尽思念。

"关河历落三生梦,风雪飘零万死身。" 这两句诗则充满了宿命和悲剧色彩。"关河"象征着边疆的战事和国土的分割,而"三生梦"则暗示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与哀伤。"风雪飘零"更增添了一份凄凉,"万死身"则是诗人个人命运的写照,表达了他为国捐躯、屡经生死的艰辛历程。

"丞相岂能堪狱吏,故侯安得作园人。" 这两句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丞相"指的是高级官员,而"狱吏"则是监狱中的小吏,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身为高官却遭受囚禁的不公和愤懑。同时,"故侯作园人"也表明了诗人对昔日荣华如今沦落成园中平凡人的无限感慨。

"神农虞夏吾谁适,回首西山继绝尘。"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和个人宿命的追问。在这里,"神农虞夏"指的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两位圣明君主,而"吾谁适"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身在历史长河中的定位和归属的迷茫。"回首西山继绝尘"则是在表达对逝去岁月的追怀,以及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精神遗产传承下去,尽管身处困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与个人的悲剧命运,是一篇集哀愁、忠诚、宿命于一体的杰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