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归庐山留别道友
唐 · 周贺
病起陵阳思翠微,秋风动后著行衣。
月生石齿人同见,霜落木梢愁独归。
已许衲僧修静社,便将樵叟对闲扉。
不嫌旧隐相随去,庐岳临天好息机。
月生石齿人同见,霜落木梢愁独归。
已许衲僧修静社,便将樵叟对闲扉。
不嫌旧隐相随去,庐岳临天好息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陵阳:地名,可能指陵阳山。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景秀美。
著行衣:穿上出行的衣服。
石齿:形容岩石的缝隙。
衲僧:穿着衲衣的僧人,指修行者。
樵叟:打柴的老人。
闲扉:空闲的门扉,象征宁静的生活。
庐岳:庐山,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息机:放下机心,指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平静。
翻译
病愈后在陵阳山中思念远方的翠绿山色,秋风吹过之后披上行衣准备出行。月光洒在岩石缝隙,仿佛与人都能一同看见,霜降时分,独自走在木梢下,心中充满忧愁。
我已答应与僧人一起在静修社修行,就让樵夫成为我闲暇时的伴侣。
我不嫌弃旧日隐居之地,愿意跟随它去往庐岳,那里靠近天空,是放下烦恼的好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季病愈后,漫步于陵阳时的心境与情感。"翠微"通常指的是山色苍翠,这里可能是指一处风景宜人的地方。"秋风动后著行衣"表明随着秋风的起伏,诗人感到了一丝凉意,于是穿上了外出的衣服,为即将出行做准备。
"月生石齿人同见"形象地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山间,连石头都似乎能与人共享这份宁静。"霜落木梢愁独归"则表达了诗人在秋夜的寒风中独自归来的忧伤情怀。
接着,"已许衲僧修静社"显示出诗人对于佛教修行的向往和承诺,希望能找到一位僧侣共同修建一个宁静的地方。"便将樵叟对闲扉"则是说当他遇见樵夫时,就与他们一起面对着悠闲的门扉,享受那份安逸。
最后两句"不嫌旧隐相随去,庐岳临天好息机"表达了诗人愿意放弃过去的隐居生活,与友人一同前往庐山,那里靠近天际,是一个理想的休憩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归宿的向往,以及他对于朋友间情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