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三十五)赏析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三十五)

元末明初 · 张昱
驼装序入日精门,铜鼓牙旗作队喧。
一听巡阶铃钹振,满宫俱喜出迎恩。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三十五)》描绘了一幅宫廷中的热闹场景。首句“驼装序入日精门”,形象地展现了骆驼队列有序地进入皇宫大门的日精门,可能象征着外来的贡品或是庆典的队伍。次句“铜鼓牙旗作队喧”,通过铜鼓和装饰华丽的牙旗,渲染出队伍行进时的喧闹与威严。

第三句“一听巡阶铃钹振”,进一步描绘了宫廷内的音乐声,铃钹的振动声音随着巡阶而起,增添了仪式感。最后一句“满宫俱喜出迎恩”,揭示了整个宫廷上下对于迎接恩典的喜悦之情,体现出皇恩浩荡,众人欢欣的氛围。

整首诗以动态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的一个瞬间,既有外在的壮观场面,又有内在的情感流露,展现出元末明初宫廷文化的特点。

词语解释

出迎的意思:◎ 出迎 chūyíng[go or come out to meet] 出去迎接...

铃钹的意思:即碰铃。打击乐器,用铜制成,形似小碗,两个为一副,左右手各持一个,相碰发音。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歌舞的伴奏。...

日精的意思:(1).太阳的精华。《汉武帝内传》:“致日精得阳光之珠,求月魄获黄水之华。”《晋书·天文志上》:“阳燧可以取火於日,而无取日於火之理,此则日精之生火明矣。”《黄庭内景经·口为》“口为玉池太和官” 唐 梁丘子 注:“服食日精,金华充盈。” 唐 宋之问 《王子乔》诗:“白虎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吸日精。” 宋 梅尧臣 《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不袭贪生人,炼气噏日精。”(2).指太阳。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若取九转之丹,内神鼎中,夏至之后,爆之鼎热,内朱儿一斤於盖下。伏伺之,候日精照之。” 宋...

铜鼓的意思:◎ 铜鼓 tónggǔ[bronze drum] 中国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乐器,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用铜铸造。也指铜制军鼓...

牙旗的意思: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多为主将主帅所建,亦用作仪仗。《文选·张衡<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繽纷。” 薛综 注:“兵书曰,牙旗者,将军之旌。谓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 宋 陆游 《将至金陵先寄献刘留守》诗:“别都王气半空紫,大将牙旗三丈黄。”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九二:“不容 水部 赋清愁,新拥牙旗拜列侯。”...

一听的意思:(1).一一倾听。《韩非子·八经》:“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是以事至而结智,一听而公会。” 陈奇猷 集释:“《内储説上篇》‘一听’节: 齐湣王 听竽,好一一听之。是一听,即一一听之。一一听之者,谓分离各言事者而听其各别之言,盖不使臣下互知所言也。”(2).初听。 南朝 齐 谢朓 《冬绪羁怀》诗:“一听春鶯喧,再视秋鸿没。” 宋 苏轼 《南堂》诗之三:“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3).完全听凭。《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如愿出家受戒者,皆须赴闕比试艺业施行,愿归俗者...

作队的意思:结伴成列。 宋 梅尧臣 《闻进士贩茶》诗:“顽兇少壮冒岭险,夜行作队如刀枪。”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民三五人作队念佛。” 明 单本 《蕉帕记·脱化》:“咱家是大 汉 钟离 、 纯阳 、 铁拐 、骑驴 张老 ,作队镇游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