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鉧潭
宋 · 沈辽
余读子厚书,始闻钴鉧潭。
榜舟西江下,振步愚溪南。
高下凌山阿,松篁蔽秋岚。
土人识其地,古木森楩楠。
水深日波澜,此理亦易探。
古木为钴鉧,土音正相参。
所记或不然,信书殊未甘。
此公废已久,山水穷年耽。
造化毫楮间,浮实微相锬。
幽心有默识,西归助清谈。
榜舟西江下,振步愚溪南。
高下凌山阿,松篁蔽秋岚。
土人识其地,古木森楩楠。
水深日波澜,此理亦易探。
古木为钴鉧,土音正相参。
所记或不然,信书殊未甘。
此公废已久,山水穷年耽。
造化毫楮间,浮实微相锬。
幽心有默识,西归助清谈。
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智者与愚者的对比,以及自然界的平静与恒常。通过“南郭智”与“北山愚”的设定,诗人巧妙地隐喻了社会上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智者与愚者的形象并非绝对,而是相对而言,暗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常闻南郭智”,开篇便引出智者的名声,但紧接着的“未识北山愚”则表明了对愚者的认识不足,形成了一种期待与好奇的氛围。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读者在心中产生疑问,促使他们思考何为真正的智慧与愚昧。
“试问溪中水,潺潺只自如。”这一句将话题转向自然界,以溪水的流淌作为比喻,强调了自然界的平和与不变。潺潺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智者与愚者、自然与人类的对比,探讨了人生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它鼓励人们像溪水一样,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持自我,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谐与内在精神追求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