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风气赏析

风气

清 · 郑用锡
风气日趋下,滔滔递变迁。
何堪今日后,不似我生前。
狡诈心逾薄,骄奢俗自便。
誇多因斗靡,踵事复增妍。
珍错穷山海,香资费万千。
人情忘俭朴,恶习更绵延。
剽悍携刀剑,乖张逞棒拳。
蜗争起蛮触,铃劫遍山渊。
国帑虚谁补,民财困可怜。
泛舟空乞籴,铸铁亦为钱。
已漏千卮酒,难寻九仞泉。
狂澜流不息,空盼障川年。

鉴赏

这首清代郑用锡的《风气》诗,以批判社会风气为主题,表达了对世态炎凉、道德沦丧的深深忧虑。首联“风气日趋下,滔滔递变迁”描绘了风气日益败坏,如同江水般不断流转变化。接下来的诗句揭示了社会风气的恶化,如人心狡诈、骄奢成风,人们竞相炫耀,浪费无度。

诗人痛心于“珍错穷山海,香资费万千”,指出人们追求奢华,不顾俭朴的传统美德。他批评了社会上暴力横行,“剽悍携刀剑,乖张逞棒拳”,以及为了利益而争斗不止的现象。“蜗争起蛮触,铃劫遍山渊”形象地刻画了这种争夺的激烈程度。

面对国家财政空虚,民生困苦,“国帑虚谁补,民财困可怜”,诗人呼吁解决之道。然而,“泛舟空乞籴,铸铁亦为钱”揭示了人们在绝望中的无奈之举,暗示经济的崩溃。最后两句“已漏千卮酒,难寻九仞泉”寓言式地表达了对恢复淳朴风气的渴望,但又深知困难重重,只能期盼未来的改变。

整首诗语言犀利,情感深沉,反映了清代社会风气的颓废与变革中的困境,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