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感怀清明并自述(其二)赏析

次韵感怀清明并自述(其二)

明 · 张以宁
翠屏峰前溪上村,万家兵后几人存。
十年上冢阻归兴,五夜还家劳梦魂。
燕蹴柳花风细细,乌啼松叶雨昏昏。
何时步屧青芜路,月上山童候筚门。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以宁的《次韵感怀清明并自述(其二)》描绘了一幅战乱后乡村的凄凉景象。首句“翠屏峰前溪上村”,以翠屏峰为背景,展现出村庄依山傍水的宁静,然而接着的“万家兵后几人存”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村中人口寥寥,生计艰难。

“十年上冢阻归兴”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十年未能回乡祭扫,哀思之情难以排遣。“五夜还家劳梦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即使在梦中,归家之路也充满了艰辛和牵挂。

“燕蹴柳花风细细,乌啼松叶雨昏昏”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阴郁的氛围,燕子轻盈地穿梭在飘落的柳花间,乌鸦在昏暗的雨中悲鸣,这些都寓言着战后的荒凉与寂寥。

最后,“何时步屧青芜路,月上山童候筚门”寄托了诗人对未来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月光下,踏上长满青草的小路,看到山童守候在简陋的柴门前,那是他心中理想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哀而不伤的笔触,展现了战乱后乡村的凋敝和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