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寄兄(其一)
怒降白起不仁赵,死守裴侯无负唐。
可柰昆炎焚玉石,更堪蜀险化豺狼。
紫荆犹是阶前树,风雨何时复对床。
鉴赏
这首诗《乱后寄兄(其一)》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乱后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的深切思考。
首联“长剑何人倚太行,毡裘入市似驱羊”,以长剑与太行山为背景,描绘出一幅战乱中人民流离失所的画面。长剑象征着力量与正义,却无人倚靠,暗示了社会秩序的崩塌;“毡裘入市”则形象地描绘了游牧民族进入农耕地区的情景,如同驱赶羊群一般,反映了战争对社会结构的冲击。
颔联“怒降白起不仁赵,死守裴侯无负唐”,运用历史典故,对比了两个不同人物的行为。白起,战国时期著名的将领,以残酷著称,此处暗指战争中的暴行;裴侯,可能指的是唐朝的某位忠臣,强调了忠诚与牺牲的重要性。这一联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批判以及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
颈联“可奈昆炎焚玉石,更堪蜀险化豺狼”,进一步深化了对战乱破坏力的描述。“昆炎”可能是指火山爆发或大火,象征着灾难的毁灭性;“玉石”比喻珍贵的事物,被焚烧殆尽,突显了战争对美好事物的摧毁;“蜀险化豺狼”则形象地描绘了原本安宁之地因战乱而变得充满危险,比喻了社会环境的恶化。
尾联“紫荆犹是阶前树,风雨何时复对床”,以紫荆树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紫荆树在古代常被视为吉祥之树,此处寓意着家园的恢复与和谐。然而,“风雨何时复对床”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重归平静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和平的深切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后社会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行为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人性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词语解释
不仁的意思:[释义](1) (形)不仁慈。 (2) (形)(肢体)失去知觉的状态。 [构成]偏正式:不〔仁 [例句]你不仁;休怪我不义。(作谓语)不仁之人。(作定语)麻木不仁。(作谓语)...
豺狼的意思:◎ 豺狼 cháiláng(1) [jackals and wolves]∶豺和狼(2) [cruel and evil people]∶比喻贪婪残忍的人...
长剑的意思:...
对床的意思:两人对床而卧。喻相聚的欢乐。 唐 韦应物 《示全真元常》诗:“寧知风雪夜,復此对牀眠。” 宋 陆游 《访僧支提寺》诗:“共夜不知红烛短,对牀空嘆白云深。” 金 元好问 《寄答景元兄》诗:“故人相念不相忘,频著书来约对牀。” 郁达夫 《寄养吾二兄》诗:“来岁秋风思返棹,对牀应得话沉沦。”...
风雨的意思:(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
何时的意思:(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昆炎的意思:昆 火。 唐 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诗:“挥袂静 崑 炎,开关纳流赭。”此处借指边境烽火。参见“ 崑火 ”。...
驱羊的意思:(1).赶羊,驱赶羊群。《战国策·中山策》:“﹝ 张登 ﹞见 婴子 曰:‘臣闻君欲废 中山 之王,将与 赵 魏 伐之,过矣。以 中山 之小,而三国伐之, 中山 虽益废王,犹且听也。且 中山 恐,必为 赵 魏 废其王而务附焉,是君为 赵 魏 驱羊也。’” 高诱 注:“是君为 赵 魏 驱羣羊而使得食之。”(2).引申为牧羊。 唐 聂夷中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3).犹治民。语出《史记·五帝本纪》“举 风后 、 力牧 、 常先 、 大鸿 以治民” 唐 张守节 正义:“...
入市的意思:古代常在市曹行刑,故称绑赴刑场正法为“入市”。 明 张居正 《又答大同巡抚贾春宇》:“彼计沮气衰,将自敛矣。近闻已就羈紲,入市有日,未知究竟如何?”...
时复的意思:犹时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不才时復託怀玄胜,远咏 老 庄 。” 唐 杜甫 《溪上》诗:“ 西江 使船至,时復问京华。”...
蜀险的意思:谓 蜀 道险阻。 唐 韩愈 孟郊 《征蜀联句》:“ 蜀 险豁关防, 秦 师纵横猾。” 方世举 注:“《秦国策》:‘今夫 蜀 ,险僻之国也。’”《新唐书·陈子昂传》:“ 蜀 所恃,有险也, 蜀 所安,无役也;今开 蜀 险,役 蜀 人,险开则便寇,人役则伤财。” 宋 周邦彦 《汴都赋》:“ 蜀 险 汉 坌, 荆 惑 闽 鄙,惟此中峙,不首不尾。”...
死守的意思:...
犹是的意思:(1).由此。犹,通“ 由 ”。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凤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凤 , 章 犹是为 凤 所陷。”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犹是许足下以至交。”(2).还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蜀 食井盐,如仙井 大寧 犹是大穴。”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初 唐 絶句精巧,犹是六朝餘习。”...
玉石的意思:◎ 玉石 yùshí(1) [jade and stone]∶玉与石。比喻好与坏、贤与愚玉石俱焚(2) [uncarved jade]∶未经雕琢之玉纵饶玉石何人攻(3) [jade;gem]∶美石...
毡裘的意思:◎ 毡裘 zhānqiú(1) [fur coat]∶亦作“旃裘”,古代北方民族用毛制的衣服(2) [northern minority nationality]∶指代北方民族毡裘之长。——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紫荆的意思:(1).树名。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圆心形,春开红紫色花。供观赏。树皮、木材、根均可入药。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紫荆》。(2).据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紫荆树》载: 田真 兄弟三人析产,堂前有紫荆树一株,议破为三,荆忽枯死。 真 谓诸弟:“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兄弟相感,不复分产,树亦复荣。后因用“紫荆”为有关兄弟之典故。 唐 杜甫 《得舍弟消息》诗:“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 清 孙枝蔚 《不得大兄消息》诗:“又见紫荆发,曾无黄耳来。”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