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定襄卢军事
唐 · 马戴
行行与君别,路在雁门西。
秋色见边草,军声闻戍鼙。
酣歌击宝剑,跃马上金堤。
归去咸阳里,平生志不迷。
秋色见边草,军声闻戍鼙。
酣歌击宝剑,跃马上金堤。
归去咸阳里,平生志不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行行:一步步地。君:你。
雁门:古代中国北方的重要关隘,这里代指边疆地区。
西:西方,此处指引离别的方向。
秋色:秋天的景色。
边草:边疆地区的草木。
军声:军队的声音,这里特指战鼓声。
戍鼙:戍边的鼓,代指军事行动或军营生活。
酣歌:尽情地歌唱。
击宝剑:拍打或舞动宝剑,表示豪迈或激昂的情绪。
跃马:骑马跳跃,形容骑术高超或急切的心情。
金堤:坚固而华美的堤岸,也可能象征归途的美好。
归去:回去。
咸阳:古都名,这里泛指故乡或心中的理想之地。
平生:一生,一辈子。
志不迷:志向从未动摇或迷失。
翻译
与你一步步道别前行,道路延伸向雁门关以西。秋色中边塞的草木可见,军营的鼓声随风传来。
痛快地唱歌敲击着宝剑,跃上马背奔向那金色的堤岸。
返回咸阳故里,此生的志向从未迷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壮阔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活动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坚定不移的志向。开篇“行行与君别,路在雁门西”两句,设立了一种离别的情境,"雁门"作为边塞地名,不仅指出了离别的地理位置,更给人以孤寂遥远之感。
接着,“秋色见边草,军声闻戍鼙”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边塞的萧瑟与荒凉。"秋色"指的是边疆地区特有的落叶枯黄,而"军声"则透露出边关生活的紧张气氛。
中间,“酣歌击宝剑,跃马上金堤”两句,以诗人的豪放情怀和军旅生涯中的英勇姿态,展示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性格。"酣歌"与"击宝剑"均表达了一种欢快而又充满力量的生活状态,而"跃马上金堤"则更是展现了军事上的英姿飒爽。
末尾,“归去咸阳里,平生志不迷”两句,表明诗人虽然要返回内地,但他的人生志向始终如一,没有因为外界的变迁而发生动摇。"咸阳"作为古都之名,暗示了归途的方向,而"平生志不迷"则是对自己坚定信念的肯定。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意境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成功地构建了一幅离别边塞、怀抱壮志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