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治圃杂书二十首(其十三)赏析

治圃杂书二十首(其十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真山焉用假,山假意还真。
巨石起奇士,幽兰延故人。
云生如望岳,地僻不争春。
图画传京洛,应多欲问津。

注释

真山:真实的山。
假:虚假。
山假意:虚假的山表现出的。
还真:却透露出真实。
巨石:巨大的石头。
奇士:奇特的人才。
幽兰:幽深的兰花。
故人:老朋友。
云生:云雾升起。
如望岳:如同仰望高山。
地僻:地处偏僻。
不争春:不在春天里争艳。
图画:画作。
传:流传。
京洛:京都洛阳。
欲问津:想要询问、打听。

翻译

真实的山何需虚假,虚假的山里隐藏真情。
巨大的石头孕育出奇特的人才,幽深的兰花邀请着老朋友。
云雾缭绕如同仰望高山,地处偏僻却不在春天里争艳。
这幅画作在京都洛阳流传,想必会引来许多人询问它的来历。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自然山水之美,开篇即提出“真山焉用假,山假意还真”一句,意味着在表象与本质之间,有着微妙的辩证关系。山川既可以是粗犷不羁的,也可以是内蕴深远的,仿佛在告诉我们,要从表面的假象中寻找那份超越现实的真意。

接着,“巨石起奇士”一句,则将自然之美与人类精神气质相结合,巨石如同坚韧不拔的人物典范,而“幽兰延故人”则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留恋,那些在幽静花间徘徊的旧友,似乎随着幽兰的香气而弥漫。

“云生如望岳,地僻不争春”两句,更是将自然之美与个人的情感世界深度融合。云似高山,令人心生向往,而在地理位置偏僻的地方,不必与他人争夺春天的繁华,只需沉醉于这份静谧。

最后,“图画传京洛,应多欲问津”一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希望通过绘画艺术,将这种美好传递至遥远的地方,即便是在繁华的都市之中,也能引起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和探索。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以情感与哲理为内核,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的独到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