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永思堂诗为董仲资作赏析

永思堂诗为董仲资作

元末明初 · 陶宗仪
子之于亲,思无不至。
生育恩深,与天地媲。
一别千古,终养莫遂。
永言孝思,思曷有既。
爰陟我屺,爰陟我岵。
瞻望莫及,心焉如燬。
露雨降濡,秋春收履。
悽怆怵惕,感时抚已。
居处笑语,志意乐耆。
书册杯棬,手口泽气。
食而羹只,居而墙只。
如将见之,爱悫并致。
我身之存,亲为不死。
岂敢一日,忘乃所自。
思继其志,思述其事。
思贻令名,作则锡类。
奕奕高堂,奂乎百世。
名堂者谁,繄仲资氏。
子孙绳绳,衍休委祉。
方来之思,有引勿替。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陶宗仪为董仲资所作的《永思堂诗》,表达了对亲人尤其是父母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孝思。诗中以“子之于亲”开篇,强调了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将其比作天地间最深沉的大爱。诗人感叹与父母的长久分离,未能尽孝,表达了对未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的遗憾和对孝道的永恒追求。

“爰陟我屺,爰陟我岵”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却无法触及父母的场景,内心充满悲痛。“露雨降濡,秋春收履”借自然景象抒发哀思,暗示时光流逝,自己未能及时尽孝。诗人回忆起与父母共度的欢乐时光,以及他们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表达出对亲情的珍视和怀念。

“食而羹只,居而墙只”进一步强调父母的关爱如同饭菜和房屋一样,无微不至。诗人承诺即使不能亲自相见,也会通过行动和精神上的敬爱来延续这份深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董仲资家族后世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继承先人的美德,让家族声名远播,永续辉煌。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和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词语解释

百世的意思:◎ 百世 bǎishì[all generations] 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百世之怨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流芳百世...

杯棬的意思:亦作“ 杯圈 ”。亦作“桮棬”。亦作“桮圈”。 1.一种木质的饮器。《孟子·告子上》:“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焦循 正义引《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 卢辩 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盖桮为总名,其未彫未饰时,名其质为棬,因而桮器之不彫不饰者,即通名为棬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器械雕琢,财用之蠹也……故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其为害亦多矣。”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序:“持杯棬而承澍,雨自满而止,又安能测其霶霈之所至哉。” 唐 刘禹锡 《...

不至的意思:(1).不到。《礼记·坊记》:“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不必。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夫治乱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劳其心而道可得也。”《汉书·儒林传·申公》:“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如何耳。”(3).不至于,表示不会出现某种结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终是留心,不至大醉。” 茅盾 《子夜》五:“兄弟本来以为 周仲伟 和 陈君宜 两位是买办出身,手面总不至十分小,所以存心拉拢。”...

方来的意思:(1).将来。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 王孙圣 ﹞博学彊识,通於方来之事,可占大王梦。”《后汉书·皇后纪序》:“向使因设外戚之禁,编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貽厥方来,岂不休哉!”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又驿中言别友人》词:“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2).近来。 唐 韦应物 《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从邑令饮因以赠之》诗:“车马日萧萧,故不枉我庐;方来从令饮,卧病独如何。”...

感时的意思: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汉 王逸 《九思·哀岁》:“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清 吴敏树 《九日鹿角登高》诗序:“而骚人赋客,又或喜为感时伤物之语,以益其悲。”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能为诗,感时抚事,随口吟唱,如不经意。”...

感时的意思: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汉 王逸 《九思·哀岁》:“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清 吴敏树 《九日鹿角登高》诗序:“而骚人赋客,又或喜为感时伤物之语,以益其悲。”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能为诗,感时抚事,随口吟唱,如不经意。”...

高堂的意思:[释义](1) (形)高大的厅堂。 (2) (形)〈书〉指父母。 [构成]偏正式:高(堂 [例句]上有高堂;下有儿孙。(作宾语)...

高堂的意思:[释义](1) (形)高大的厅堂。 (2) (形)〈书〉指父母。 [构成]偏正式:高(堂 [例句]上有高堂;下有儿孙。(作宾语)...

居处的意思:(1).指平日的仪容举止。《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淮南厉王 朝,杀 辟阳侯 ,居处骄甚。”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諂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 澄 帅官僚赴弔, 宝寅 居处有礼,一同极哀之节。”(2).指日常生活。《论语·阳货》:“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汉书·刑法志》:“居处同乐,死生同忧,祸福共之。”《南史·孔靖传》:“ 曲阿 富人 ...

口泽的意思:谓口饮润泽。《礼记·玉藻》:“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 孔颖达 疏:“谓母平生口饮润泽之气存在焉,故不忍用之。”...

令名的意思:◎ 令名 lìngmíng[good name;good reputation] 好名声...

露雨的意思:露和雨。喻恩泽。《吕氏春秋·介立》:“ 晋文公 反国, 介子推 不肯受赏,自为赋诗曰:‘……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於中野。’” 高诱 注:“露雨,膏泽。”《宋史·乐志十二》:“功烈在民,诞受露雨。”...

名堂的意思:[释义](1) (名)花样、名目等。 (2) (名)成就、结果。 (3) (名)道理、内容。 [构成]偏正式:名(堂 [例句]联欢会上名堂真多。(作主语)没讨论出什么名堂来。(作宾语)...

岂敢的意思:◎ 岂敢 qǐgǎn(1) [how dare]∶怎么敢;不敢。表示谦逊或讥讽的意思我岂敢单独行动(2) [wouldn’t dare]∶怎敢他岂敢欺骗她(3) [I don’t deserve such praise]∶我不值得如此称赞。谦辞岂敢,岂敢!...

千古的意思:[释义](1) (名)长远的年代。 (2) (名)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 [构成]偏正式:千(古...

绳绳的意思:◎ 绳绳 shéngshéng(1) [continuous]∶形容接连不断众力绳绳可劈山(2) [cautious]∶小心谨慎绳绳乎唯恐失仁义...

生育的意思:[释义](动)生孩子,多用于书面语。 [构成]并列式:生+育 [例句]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作主语)[同义]生养[同音]声誉...

书册的意思:[释义](名)装订成册的书,书本。 [构成]并列式:书+册 [同音]书策...

所自的意思:由来;来源。 宋 曾巩 《蒲宗孟祖伸赠太子少傅制》:“流泽也远,有孙而贤。进於中臺,摠国纲辖。善有所自,朕惟汝嘉” 明 文徵明 《叙陈氏家乘》:“不知姓之所自,而昧昭穆之叙。”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快雪堂》肥瘦两刻皆佳,而瘦本神理,絶似 伯衡相公 。虽为至戚,询其后人,莫知所自。”...

天地的意思:◎ 天地 tiāndì(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天地百法乎。——清·...

我身的意思:我自己;我这个人。 唐 韩愈 《赠张籍》诗:“我身蹈 丘 軻 ,爵位不早綰。” 唐 白居易 《我身》诗:“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

无不的意思:没有不;全是。《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风雨晦明,无不从顺。”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凡六经 孔子 之书,无不牵合其论,而上下其词也。”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锡类的意思:(1).语出《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锡尔类。” 毛 传:“类,善也。” 郑玄 笺:“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长以与女之族类,谓广之以教导天下也。”谓以善施及众人。 南朝 梁 任昉 《启萧太傅固辞夺礼》:“是知孝治所被,爰至无心;锡类所及,匪徒教义。” 唐 独孤及 《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诗:“奕赫连丝衣,荣养能锡类。” 明 陈子龙 《请假葬亲疏》:“恳乞皇上弘锡类之仁,布泽枯之惠,允臣所请。” 林纾 《费鉴清先生墓志铭》:“君既以孝友闻其乡,锡类及于疏属宗人。”(2).语出《诗·大...

笑语的意思:◎ 笑语 xiàoyǔ[cheerful talk] 指谈笑;玩笑的话...

孝思的意思:孝亲之思。《诗·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毛 传:“则其先人也。” 郑玄 笺:“长我孝心之所思。所思者其维则三后之所行。子孙以顺祖考为孝。”《魏书·孝感传·赵琰》:“年餘耳顺,而孝思弥篤。”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谢赐筵表》:“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永怀先烈,务广孝思。”《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只你一点孝思,就是天地也感格的动了。”...

怵惕的意思:[释义](形)恐惧警惕。 [构成]并列式:怵+惕...

意乐的意思:快乐,乐趣。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彤彤寳塔,既等法华之座;峨峨长表,更同意乐之国。” 宋 叶适 《除吏部侍郎谢表》:“胥疏退惰之中,功名絶纪;蹇产病昏之后,意乐全销。”...

奕奕的意思:(1).高大貌。《诗·大雅·韩奕》:“奕奕 梁山 ,维 禹 甸之。” 毛 传:“奕奕,大也。” 唐 沉佺期 《从幸香山寺应制》诗:“ 南山 奕奕通丹禁,北闕峩峩连翠云。”(2).盛貌;众多貌。《文选·左思<吴都赋>》:“缔交翩翩,儐从奕奕。” 吕向 注:“奕奕,盛貌。”《文选·谢惠连<雪赋>》:“蔼蔼浮浮,瀌瀌奕奕。” 李善 注引《广雅》曰:“蔼蔼奕奕,盛貌。” 宋 苏轼 《和答庞参军》:“奕奕千言,粲焉陈诗。” 明 归有光 《送嘉定丞鲁侯序》:“仪观伟然,舆马奕奕。”(3).美好貌。《诗·鲁颂·閟...

一日的意思:◎ 一日 yīrì(1) [one day]∶有一天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2) [a day;all (the) day]∶一天,一昼夜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永言的意思:长言;吟咏。《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孔 传:“谓诗言志以导之歌,咏其义以长其言。” 晋 何敬祖 《杂诗》:“勤思终遥夕,永言写情虑。” 清 陈梦雷 《抒哀赋》:“援 灵均 以永言兮,绎 羲 文 之所指。”...

与天的意思: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 韦昭 注:“与天,法天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 尹知章 注:“能持满者,则与天合。”《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持满者与天。” 司马贞 索隐:“与天,天与也。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

瞻望的意思:◎ 瞻望 zhānwàng(1) [look forward]∶往远处或高处看瞻望将来(2) [respect and expect]∶敬仰并寄以希望朝野瞻望...

志意的意思:(1).思想;精神。《荀子·修身》:“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韩诗外传》卷四:“血气平和,志意广大,行义塞天地,仁知之极也。” 明 方孝孺 《送金文举归省序》:“自非志意之相同,道术之相感,乌能相恤而不厌哉!”(2).意愿。《北齐书·平秦王归彦传》:“ 归彦 既地居将相,志意盈满,发言陵侮,旁若无人。”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三:“ 凤翔 以监司贿致节鉞,志意已满,当不知有此语。”(3).犹意志。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后数月,山中大火,鸚鵡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

终养的意思:奉养父母,以终其天年。多指辞官归家以终养年老亲人。《诗·小雅·蓼莪序》:“蓼莪,刺 幽王 也。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 郑玄 笺:“不得终养者,二亲病亡之时,时在役所不得见也。” 晋 李密 《陈情表》:“臣 密 今年四十有四,祖母 刘 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而报养 刘 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陆中丞》:“抚 楚 时,见属吏有篤老亲犹来赴补,惻然悯之,奏官员凡亲年七十,虽有次丁,俱许终养,一时中外人归养者千餘人。”...

子孙的意思:◎ 子孙 zǐsūn(1)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儿子和孙子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2) [descendants;offspring;posterity]∶泛指后代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3) 又子孙侯者。人主之子孙。远者及其子孙。...

作则的意思:《礼记·哀公问》:“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 郑玄 注:“君之行虽过,民犹以为法。”本谓统治者的言行为百姓所效法。后指做榜样。 宋 曾巩 《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制》:“以称朕所以作则垂法,始今行后之意。”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作则垂宪,克绍克类。” 明 无名氏 《玉环记·童儿暗毒》:“职居宰相,作则君民,何乃心地朦朧,黑白妍媸辩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