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旧爱灵溪渡风物之美归途由浙而江即目成咏赏析

旧爱灵溪渡风物之美归途由浙而江即目成咏

宋末元初 · 陈杰
黄竹弄口雨初晴,灵溪渡头水渐生。
两岸桑麻人著本,一川鸥鹭我同盟。
风环摇日浣纱影,云杵打波舂稻声。
少日经行浑草草,暮年归路不胜情。

拼音版原文

huángzhúnòngkǒuchūqínglíngtóushuǐjiànshēng

liǎngànsāngrénzhùběnchuānōutóngméng

fēnghuányáohuànshāyǐngyúnchǔchōngdàoshēng

shǎojīngxínghúncǎocǎoniánguīshèngqíng

注释

黄竹:一种竹子。
弄口:巷口、路口。
初晴:刚刚放晴。
灵溪:清澈的溪流。
渡头:渡口。
桑麻:桑树和麻,古代主要农作物。
人著本:人们专注于农事。
鸥鹭:水鸟,象征田园生活。
同盟:结盟,此处指心灵上的共鸣。
风环摇日:风吹动着日光。
浣纱影:映照在水中的浣纱倒影。
云杵打波:云朵中的捣衣棒敲打水面。
舂稻声:舂米的声音。
经行:行走经过。
浑草草:匆匆忙忙。
暮年:晚年。
不胜情:难以承受的情感。

翻译

黄竹林边雨刚停歇,灵溪渡口水面开始上涨。
两岸种满了桑麻,人们忙着劳作,鸥鹭与我仿佛结为伙伴。
风吹动着日影在浣纱中摇曳,云中的捣衣棒敲击出舂稻的声音。
年轻时走过这里匆匆忙忙,如今老去归途满含深情。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的诗《旧爱灵溪渡风物之美归途由浙而江即目成咏》是陈杰所作,描绘了诗人雨后初晴时经过灵溪渡口的所见所感。首句“黄竹弄口雨初晴”以黄竹和雨后清新为背景,渲染出宁静的氛围。接着,“灵溪渡头水渐生”写出了渡口处水流逐渐上涨的生动画面。

“两岸桑麻人著本”描绘了田野间农人忙碌的景象,桑麻繁茂,人们辛勤劳作,生活气息浓厚。“一川鸥鹭我同盟”则以鸥鹭为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恬淡。接下来,“风环摇日浣纱影”通过风摇动日影与浣纱女子的形象相结合,展现出江南水乡的柔美。

“云杵打波舂稻声”进一步描绘了农事活动,云朵下的捣米声与流水声交织,构成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和谐画卷。最后两句“少日经行浑草草,暮年归路不胜情”,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匆匆走过此地,如今老去,再次踏上归途,心中充满感慨,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故乡深情的依恋。

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家乡风物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