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鹿喻赏析

鹿喻

元 · 王恽
我本麋鹿性,出处安自然。
金镳非所慕,志在长林烟。
得远机阱地,食苹饮清泉。
呦鸣锡同类,甘以辞华轩。
野兕出其侧,暗蹂山前田。
农家伺所害,乃知兽之愆。
彼兕以计去,嘉禾岁芊芊。
野人居山中,数亩事垦斸。
虑为町疃场,指鹿乃兕属。
虽无擉刃心,见之恶且逐。
鹿心素无机,淡与标枝閒。
遁迹入幽谷,择音远人寰。
尚为山中人,置疑齿颊间。

鉴赏

这首诗《鹿喻》由元代诗人王恽创作,通过鹿的形象比喻,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首句“我本麋鹿性,出处安自然”点明了诗人如同鹿一般,追求的是自然的生活状态,不被外界的名利所束缚。接着“金镳非所慕,志在长林烟”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淡漠,心之所向是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

“得远机阱地,食苹饮清泉”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场景——远离陷阱与危险,享受着自然的馈赠。接下来“呦鸣锡同类,甘以辞华轩”则表现了诗人与同类鹿的和谐相处,愿意放弃豪华的居所,选择与自然相伴。

“野兕出其侧,暗蹂山前田”描述了自然界中的另一生物——野牛,虽然它们可能带来破坏,但诗人理解并接纳了这种自然法则。“彼兕以计去,嘉禾岁芊芊”通过野牛离开后农田丰收的情景,暗示了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

“野人居山中,数亩事垦斸”转而描写山中人的生活,他们辛勤耕作,虽有担忧,但最终也得到了丰收。“虑为町疃场,指鹿乃兕属”表明了山中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即使面对鹿或野牛这样的动物,也会保持距离,避免冲突。

最后,“虽无擉刃心,见之恶且逐”表达了山中人对鹿的尊重与保护,即使没有伤害鹿的心思,也因担心鹿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而选择远离。“鹿心素无机,淡与标枝閒”强调了鹿的纯真与淡泊,它们生活在自然之中,与世无争。“遁迹入幽谷,择音远人寰”描绘了鹿选择隐匿于山谷,远离人类社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尚为山中人,置疑齿颊间”则总结了诗人对鹿的赞美,认为鹿的生活方式值得山中人学习与效仿。

整体而言,《鹿喻》通过鹿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和谐共生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法则的理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