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图为华守芳作
明 · 徐庸
兰艇小如梭,红妆映绿波。
争先溯涛浪,齐唱采菱歌。
采菱劳玉纤,菱角尖还嫩。
菱叶不藏羞,菱丝偏惹恨。
夫君怅别离,分镜自当时。
从此菱花影,伤心不忍窥。
姊妹无相妒,贪多到深处。
惊散锦鸳鸯,双双并飞去。
争先溯涛浪,齐唱采菱歌。
采菱劳玉纤,菱角尖还嫩。
菱叶不藏羞,菱丝偏惹恨。
夫君怅别离,分镜自当时。
从此菱花影,伤心不忍窥。
姊妹无相妒,贪多到深处。
惊散锦鸳鸯,双双并飞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菱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女子们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划着小巧的兰艇,身着红衣,映衬在绿波之中,争先恐后地溯浪采菱的情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兰艇小如梭”,巧妙地将兰艇与梭子相比,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兰艇的小巧,也暗示了女子们动作的轻盈和敏捷。“红妆映绿波”一句,色彩对比鲜明,红衣女子与碧绿的湖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争先溯涛浪,齐唱采菱歌”展现了女子们的活泼与欢快,她们在波涛中穿梭,一边劳动,一边欢歌,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活力。
“采菱劳玉纤,菱角尖还嫩”描绘了女子们辛勤采菱的场景,手指纤细,动作轻柔,而菱角尚且嫩绿,可见她们对劳动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菱叶不藏羞,菱丝偏惹恨”则通过菱叶和菱丝的描写,赋予了自然物象以情感,菱叶似乎不掩饰自己的存在,菱丝则可能象征着某种遗憾或思念。
“夫君怅别离,分镜自当时”表达了女子们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们在镜子前整理妆容,回忆起与丈夫分别时的情景,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期待。
最后,“从此菱花影,伤心不忍窥”和“姊妹无相妒,贪多到深处。惊散锦鸳鸯,双双并飞去”两组对比,一方面表现了女子间的和谐与互助,另一方面通过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惋惜之情,以及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蕴含了深深的情感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