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七)
明 · 孙承恩
我思避世士,乃在匡山陬。
身与浮云閒,心与造物游。
躬耕岂不劳,田野日休休。
有酒且孤斟,得句还自讴。
黄鹄举千仞,万事同一沤。
孤怀信高鶱,清风邈难俦。
望之不可及,使我中心忧。
身与浮云閒,心与造物游。
躬耕岂不劳,田野日休休。
有酒且孤斟,得句还自讴。
黄鹄举千仞,万事同一沤。
孤怀信高鶱,清风邈难俦。
望之不可及,使我中心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味。
首句“我思避世士,乃在匡山陬”点明了诗人对避世隐居生活的向往,将理想中的隐士形象置于匡山的边缘,暗示着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
接下来的“身与浮云閒,心与造物游”两句,通过“身闲”与“心游”的对比,展现了隐士既超然于物质世界之外,又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这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状态,是许多文人墨客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躬耕岂不劳,田野日休休”则以躬耕为喻,说明即使在劳动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体现了隐士生活的另一面——虽有劳作,但内心却因与自然的亲近而感到愉悦与放松。
“有酒且孤斟,得句还自讴”描绘了隐士独饮自乐、吟诗抒怀的情景,进一步展示了其自在洒脱、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
“黄鹄举千仞,万事同一沤”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百态比作海面上的泡沫,强调了对世间事物的淡泊与超然,体现了隐士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孤怀信高鶱,清风邈难俦”表达了隐士内心的高洁与孤独,以及对清风的向往,暗示了其追求的精神高度难以被世人所理解或达到。
最后,“望之不可及,使我中心忧”则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无奈与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士生活方式的敬仰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一种艺术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