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其一)赏析

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其一)

宋 · 张元干
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烟然烛九衢香。
车声驰道内家出,春色禁沟宫柳黄。
陵邑祇今称虏地,衣冠谁复问唐装。
伤心寒食当时事,梦想流莺下苑墙。

注释

升平:盛世。
大梁:古都开封。
新烟:新点燃的香烟。
然烛:点燃蜡烛。
九衢:宽阔的街道。
陵邑:古代的都邑或皇陵周围地区。
虏地:敌人的领土。
衣冠:指士大夫阶层。
唐装:唐朝的服饰。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
流莺:鸣叫如流水的黄莺。

翻译

昔日繁华的客人来到大梁城,新燃的蜡烛在宽阔街道上飘香。
马车疾驰在皇宫大道,宫内贵族出行,春天的景色中,宫墙边的柳树已泛黄。
如今这片陵邑成了敌人的领地,人们不再穿着唐朝的服装。
想起那寒食节的悲伤往事,只能梦中听见苑墙内的流莺歌唱。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元干所作,名为《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往昔繁华时代的回忆与哀伤,以及对于现实世界变化的无奈。

"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烟然烛九衢香。" 这两句描绘了过去盛世的大梁(今河南开封)之繁华景象,升平客指的是往日和平时期的游子,而“新烟然烛九衢香”则形容当时街市上的繁荣与美好气息。

"车声驰道内家出,春色禁沟宫柳黄。" 这两句诗转而描写了城中春日的景象,车马喧哗的声音表明这是一个热闹的地方,而“春色禁沟宫柳黄”则是对宫廷周围春意盎然的描述,其中“禁沟”特指皇宫附近的护城河。

"陵邑祇今称虏地,衣冠谁复问唐装。"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朝代更替的感慨。“陵邑祇今称虏地”意味着曾经繁华的都城如今已成废墟,而“衣冠谁复问唐装”则是说,如今再也无人询问当年盛世的服饰风格。

"伤心寒食当时事,梦想流莺下苑墙。" 最后两句诗流露出作者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冷酷世界的感伤。“伤心寒食当时事”表达了对于往日盛宴冷落后的哀伤,而“梦想流莺下苑墙”则是说,连那些曾经美好的梦想,也只能在低矮的苑墙下寻觅。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沧桑、时代变迁的深沉感慨,以及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