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三江斗门赏析

三江斗门

宋 · 陈起
短艇漾秋霞,江村数百家。
水声鸣轣辘,山骨瘦槎枒。
自笑如浮梗,何期又泛楂。
人传前岸石,曾化作虾蟆。

拼音版原文

duǎntǐngyàngqiūxiájiāngcūnshùbǎijiā

shuǐshēngmíngshānshòuchá

xiàogěngyòufànzhā

rénchuánqiánànshícénghuàzuòxiāma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诗人乘坐小舟在江村间穿行的情景。"短艇漾秋霞"写出了小船在晚霞映照下的轻盈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淡雅的诗意氛围。"江村数百家"则展现了村庄的规模和静谧,远处的炊烟袅袅,仿佛融入了这宁静的画面。

"水声鸣轣辘"通过摹写流水声,传达出江水潺潺、舟行其中的动态感,而"山骨瘦槎枒"则以山势的嶙峋和枝干的交错,刻画出山水的峻峭和孤寂。诗人自比为"浮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感叹人生无常。

"何期又泛楂"中的"何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命运的感慨,"泛楂"则暗示着舟行的继续,流露出淡淡的无奈与期待。最后,诗人听闻岸边石头曾化作虾蟆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寓言般反映了人生的变迁和自然的神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村秋色,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漂泊之感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具有浓厚的田园诗情和哲理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