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吴清翁石桥赏析

吴清翁石桥

宋末元初 · 方凤
金椎谁奋破山霆,趋石浑疑走六丁。
间道便须横螮蝀,长竿先已竖蜻蜓。
济川作略君堪纪,吟雪行藏我欲经。
领取溪山好风月,更看高架翼然亭。

拼音版原文

jīnzhuīshuífènshāntíngshíhúnzǒuliùdīng

jiāndào便biànhéngdōngcháng竿gānxiānshùqíngtíng

chuānzuòlüèjūnkānyínxuěxíngcángjīng

lǐngshānhǎofēngyuègèngkàngāojiàrántíng

注释

金椎:比喻力量强大的工具或武器。
六丁:古代神话中的天神,这里形容力量强大。
间道:小路,捷径。
螮蝀:彩虹。
济川:渡河。
吟雪:在雪中吟诗。
翼然亭:形容亭子建造得像鸟展翅的样子。

翻译

是谁挥动金锥击破山之雷霆,搬运巨石仿佛有天神六丁相助。
捷径上仿佛要横跨彩虹,长竿早已竖起像蜻蜓点水。
过河的策略你足以记取,吟咏雪景行止我愿追随。
让我们一同享受溪山间的美景和风月,再看看那高架的翼然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风光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开篇"金椎谁奋破山霆,趋石浑疑走六丁",诗人以金椎比喻强大的力量,将其作用于大地,用“破”字形容山石被击碎,这是一个充满动感的画面。紧接着的"趋石浑疑走六丁"则是对这股力量在石头间穿行,仿佛有神秘的六丁真人般的超然。

以下几句"间道便须横螮蝀,长竿先已竖蜻蜓",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山路之间的景象。螮蝀(一种古代传说中的奇虫)横亘在道路上,而长竿则已经竖立,如同蜘蛛结网。这两句增加了一种神秘和超自然的色彩。

"济川作略君堪纪,吟雪行藏我欲经"中,诗人似乎在叙述自己的某次旅行。"济川"可能指的是渡过河流,而"作略"则是记录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吟雪"和"行藏"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享受,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最后两句"领取溪山好风月,更看高架翼然亭",诗人似乎在赞美山川之间的美丽风光,并且还特别关注一座位于高处、形如鸟翼的亭子。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许还是诗人对于某种超脱和灵魂飞翔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