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皇御枪歌
明 · 王世贞
真龙鱼服事假王,当时四海一滁阳。
椎锋跳荡无前敌,驰射威神不可当。
猊铠淋漓染战血,蛇矛夭矫盘秋霜。
此矛大细凡二柄,用之掣电舒神光。
横驱铁骑扫建业,直拥舟师下武昌。
登坛拜帅徐与常,始握中权不自将。
按图一诏制万里,挟棰两儿鞭八荒。
羽书络绎报宣捷,虎殿委蛇进讲章。
干戈倒载三十祀,礼乐明备同轩皇。
玉几亲凭诲孙子,艰难往事毋轻忘。
蟠螭小架二矛立,俨置五凤楼中央。
和弓垂矢俱辟易,禹谟舜典同辉煌。
马上得之马上治,陋哉汉主胡弗详。
平城七日脱馁鬼,犹向沛儿骄故乡。
呜呼,何必猛士守四方。
椎锋跳荡无前敌,驰射威神不可当。
猊铠淋漓染战血,蛇矛夭矫盘秋霜。
此矛大细凡二柄,用之掣电舒神光。
横驱铁骑扫建业,直拥舟师下武昌。
登坛拜帅徐与常,始握中权不自将。
按图一诏制万里,挟棰两儿鞭八荒。
羽书络绎报宣捷,虎殿委蛇进讲章。
干戈倒载三十祀,礼乐明备同轩皇。
玉几亲凭诲孙子,艰难往事毋轻忘。
蟠螭小架二矛立,俨置五凤楼中央。
和弓垂矢俱辟易,禹谟舜典同辉煌。
马上得之马上治,陋哉汉主胡弗详。
平城七日脱馁鬼,犹向沛儿骄故乡。
呜呼,何必猛士守四方。
鉴赏
这首《高皇御枪歌》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夸张的笔触描绘了古代帝王使用长枪的壮观场景,展现了其勇猛无敌、威震四方的英雄形象。
诗中开篇即以“真龙鱼服事假王”起笔,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将帝王比作深藏不露的真龙,隐喻其身份的高贵与神秘。接着,“当时四海一滁阳”一句,点明了帝王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一方之地,而是能统一四海,显示其卓越的领导力。
“椎锋跳荡无前敌,驰射威神不可当”描绘了帝王在战场上勇猛无比,无人能敌的形象。接下来,“猊铠淋漓染战血,蛇矛夭矫盘秋霜”两句,通过铠甲和矛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激烈与残酷,同时也展现了帝王装备的精良与战斗的英勇。
“此矛大细凡二柄,用之掣电舒神光”强调了帝王使用的长枪不仅威力巨大,而且在战斗中能够发挥出惊人的速度与光芒,象征着其超凡的能力。随后,“横驱铁骑扫建业,直拥舟师下武昌”描绘了帝王指挥大军横扫敌军,展现出其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
“登坛拜帅徐与常,始握中权不自将”则表现了帝王在军事上的智慧与决策能力,他虽然身居高位,但并不亲自上阵,而是通过精心部署和指挥,确保了战争的胜利。接下来,“按图一诏制万里,挟棰两儿鞭八荒”进一步展示了帝王的远见卓识和对国家的全面掌控。
“羽书络绎报宣捷,虎殿委蛇进讲章”描绘了战争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以及帝王在胜利后的庆祝与反思。最后,“干戈倒载三十祀,礼乐明备同轩皇”总结了帝王在位期间的和平与繁荣,以及其对国家文化与礼仪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塑造了一个英勇、智慧、仁慈的帝王形象,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功绩的赞美与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后世君主的警示,提醒他们应学习古代帝王的优秀品质,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