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故里无家久寓吴下去年于马医巷西头买得潘氏废地一区筑室三十馀楹其旁隙地筑为小园垒石凿池杂莳花木以其形曲名曰曲园乙亥四月落成率成五言五章聊以纪事(其一)
清 · 俞樾
吾家鸟巾山,旧有先人屋。
四龄即迁徙,至今遂难复。
东华挂朝籍,中州忝使竹。
自此称宾氓,十有八寒燠。
天地本蘧庐,何者我邦族。
吴中五柳园,昔曾寄游瞩。
乱后废为墟,止馀水一掬。
幸兹马医巷,有地吉可卜。
爰自去年秋,辛勤事版筑。
居然告成功,止阅弦望六。
但取粗可居,焉敢穷土木。
吾学公子荆,一苟万事足。
四龄即迁徙,至今遂难复。
东华挂朝籍,中州忝使竹。
自此称宾氓,十有八寒燠。
天地本蘧庐,何者我邦族。
吴中五柳园,昔曾寄游瞩。
乱后废为墟,止馀水一掬。
幸兹马医巷,有地吉可卜。
爰自去年秋,辛勤事版筑。
居然告成功,止阅弦望六。
但取粗可居,焉敢穷土木。
吾学公子荆,一苟万事足。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俞樾所作,描绘了他回归故乡并在马医巷购置废地重建家园的经历。诗中表达了对故居旧屋的怀念,以及在战乱后家园荒废的感慨。诗人选择在马医巷重新定居,辛勤劳作,仅求房屋能基本居住,不追求过度奢华,体现了他的节俭和知足。他还提到自己效仿古代贤人公子荆,认为满足基本生活即可,表达了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诗中还提及了他在吴中的五柳园,那是他过去的游历之地,如今只剩下一掬废墟,对比新建的曲园,更显沧桑变迁。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情感与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