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友云楼
黄帘卷起湘川竹,分得西州数点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李氏友云楼的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楼阁在雾气中的朦胧美,以及诗人登楼远眺时所见的竹林与远处山峦的景象。
首句“雾幕烟迷十二栏”,以雾气和烟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氛围,十二栏则暗示了楼阁的规模与层次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轻纱般的梦幻世界之中。
次句“壶觞招我一跻攀”,壶觞在这里不仅指酒器,也象征着主人的热情邀请,诗人被这份热情所吸引,决定登楼一探究竟。这一句充满了人文气息,体现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第三句“黄帘卷起湘川竹”,黄帘的卷起不仅展示了室内装饰的雅致,也暗示了外面景色的引入,湘川竹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自然元素,让读者仿佛能看到竹林随风轻轻摇曳的景象。
最后一句“分得西州数点山”,描绘了诗人从楼上远眺所见的景象,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诗意与遐想。这里的“分得”二字,既表达了对美景的欣赏,也暗含了一种分割、划分的空间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云楼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金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友情与艺术的交融之美。
词语解释
分得的意思:分到手。如:厂里送给幼儿园一筐苹果,每个小朋友分得两只。...
壶觞的意思:酒器。 晋 陶潜 《归去来辞》:“引壶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唐 白居易 《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诗:“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东都添箇狂宾客,先报壶觴风月知。” 金 马定国 《送图南》诗:“壶觴送客柳亭东,回首三 齐 落照中。” 清 顾炎武 《陶彭泽归里》诗:“瓮盎连朝浊,壶觴永日酣。”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先生辨舟中几人,服某某色;杯斝壶觴之属,歷歷可数。”...
跻攀的意思:亦作“ 躋扳 ”。犹攀登。 唐 杜甫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孙季藩吊方漕西归》词:“儘缘云鸟道,躋攀絶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长白山》:“云雾开散, 长白山 歷歷分明,臣等不胜骇异。又正值一路,可以躋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捐科分》:“独癸巳诸君,躋扳尺寸,竭蹶终身。”...
十二的意思:(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
数点的意思:◎ 数点 shǔdiǎn[count] 指着事物数妈妈在数点刚买来的梨子...
雾幕的意思:雾。雾笼罩犹如帐幕,故称。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 翠和 顶高风峭,两老僧闭门煨火,四顾雾幕峯瀰,略瞰大略。”一本作“ 雾幙 ”。...
西州的意思:(1).古城名。 东晋 置,为 扬州 刺史治所。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 晋 谢安 死后, 羊昙 醉至 西州 门,恸哭而去,即此处。事见《晋书·谢安传》。后遂用为典实。 唐 温庭筠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诗:“ 西州 城外花千树,尽是 羊曇 醉后春。” 宋 苏轼 《日日出东门》诗:“何事 羊公子 ,不肯过 西州 。” 宋 张炎 《甘州·辛卯岁沉尧道同余北归》词:“短梦依然 江 表,老泪洒 西州 。”参见“ 西州路 ”。(2).指 陕西 地区。《战国策·韩策三》:“昔者 秦穆公 一胜於 韩原 而...
湘川的意思:即 湘江 。 晋 陆机 《乐府》诗之十六:“北徵 瑶臺 女,南要 湘川 娥。” 唐 李群玉 《黄陵庙》诗:“犹似含嚬望巡狩, 九疑 如黛隔 湘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