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平公城西大阅
宋 · 司马光
沧溟浴日照春台,组练光中玉帐开。
汾水腾凌金鼓震,西山宛转旆旌回。
逍遥静散晴空雨,叱咤横飞迥野雷。
坐镇四夷真汉相,武侯空复道英才。
汾水腾凌金鼓震,西山宛转旆旌回。
逍遥静散晴空雨,叱咤横飞迥野雷。
坐镇四夷真汉相,武侯空复道英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沧溟:大海。春台:春天的舞台,比喻盛世景象。
组练:铠甲,军队装备。
玉帐:华丽的军帐,代指军营。
汾水:黄河支流,这里指代战场。
旆旌:旗帜。
逍遥:自由自在,形容指挥者的从容。
迥野:遥远的野外。
汉相:汉朝的丞相,此处可能暗指有威望的领导者。
武侯: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英才:杰出的人才。
翻译
大海沐浴着阳光照耀春日舞台,军营中铠甲如玉的营帐展开。汾河之水翻腾,金鼓声震天,西山曲折,旗帜飘扬回旋。
在宁静的晴空中洒下如雨的逍遥,威猛的号令横飞于辽阔原野上空的雷声。
他稳坐边疆,如同真正的汉室丞相,武侯诸葛亮虽已去世,但他的才智仍被人怀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军事检阅活动,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开篇“沧溟浴日照春台”即设定了壮丽的画面,太阳将光芒洒落在宏伟的平台上,展示出一幕春日暖阳之下的恢弘景象。而"组练光中玉帐开"则透露出军队严整的队形和辉煌的装饰,这些都为检阅增添了一份庄重与隆重。
接着“汾水腾凌金鼓震”、“西山宛转旆旌回”两句,通过对汾水激荡声响和西山回旋旗帜的描写,加深了军事活动的壮观感。这里的"腾凌"形容水流翻涌,既象征着力量也映射出军队的气势,而"宛转旆旌回"则表达了仪式的庄严和队伍行进中的有序。
中间四句“逍遥静散晴空雨”、“叱咤横飞迥野雷”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与军事活动交织的景象。"逍遥静散"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而"晴空雨"则是对气氛的一种描绘,暗示着即将开始或刚结束的检阅;“叱咤横飞迥野雷”则通过雷声和鸟鸣的声音效果强化了紧张与激烈的氛围。
最后两句“坐镇四夷真汉相”、“武侯空复道英才”,诗人将视角转向主持检阅的领导者,"坐镇四夷"意味着他稳坐四方,以其威严镇服远近,而"真汉相"则点出了这位领导者的身份和地位;"武侯"应指的是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空复道英才"表达了对这位古代英雄的仰慕与赞誉,同时也映射出诗中人物的英明与才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效果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塑造了一场宏伟壮观的检阅活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领导者和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