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性海讲师
丈室文殊座,双林舍卫城。
龙泓循故道,宝殿丽新甍。
闻说胥江口,袈{波上衣}渡晚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佛学修行场景。"云扉景气清"开篇即以清新的云雾缭绕的门庭,展现出环境的清净与超凡。"曾听话无生"暗示了诗人对佛法中关于生死无常的理解和领悟。
接下来的两句,"丈室文殊座,双林舍卫城",将读者带入到佛教故事中,丈室象征着深邃的智慧空间,文殊菩萨的法座则代表了智慧与启迪,双林舍卫城则暗指佛陀成道之地,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向往。
"龙泓循故道,宝殿丽新甍"描绘了古老的龙池依循旧有的路径,而新建的宝殿则焕发出新的光彩,展现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最后两句"闻说胥江口,袈裟渡晚晴",诗人想象在胥江口,僧人披着袈裟,在傍晚晴朗的天空下过江,画面宁静而富有禅意,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敬仰和对佛法境界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学佛修行的意境,寓含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词语解释
宝殿的意思:(1).佛殿;神殿。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高门洞啟,不因铜马之饰;宝殿霞开,无假凤皇之瑞。”《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天宫现彩,宝殿生云;仙乐悠扬,香烟繚绕。”(2).泛称宫殿。多指帝王的宫殿。 元 赵孟頫 《宫中口号》:“日照黄金宝殿开,雕阑玉砌拥层臺。”《三侠五义》第一回:“ 真宗 玩赏,进了宝殿,归了御座, 李 刘 二妃陪侍。”...
故道的意思:◎ 故道 gùdào(1) [old way]∶旧有的道路;老路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史记·项羽本纪》(2) [old river course]∶水流已经改道的旧河道黄河故道...
江口的意思:(1).江水与他水会流处。 唐 岑参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诗:“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 唐 王建 《寄汴州令狐相公》诗:“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再説 巫臣 之子 巫狐庸 ,奉 晋侯 命,如 吴 见 吴王 寿梦 ,请兵伐 楚 。 寿梦 许之,使世子 诸樊 为将,治兵於 江 口。”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三:“予卜居于 珠江 江口之 澳门 ,以医为业。”(2). 大黄江 的别称。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平县 东北。当 相思江 与 浔江 会...
景气的意思:[释义](形)通常指资本主义生产高涨阶段中的经济繁荣现象。泛指兴旺。商业现在很~。(作谓语) [构成]偏正式:景(气 [例句]〈外〉日语。...
上衣的意思:◎ 上衣 shàngyī[upper outer garment;jacket] 用于穿在上身的服装...
双林的意思:(1).指 释迦牟尼 涅槃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双林。” 周祖谟 校释:“佛在 拘尸那城 阿夷罗跋提河 边娑罗(sala)双树前入般湼槃(见《大般湼槃经》)。在今 印度 北方Kasia(距Gorakhpur约三十二英里)。” 南朝 梁元帝 《荆州长沙寺阿育王像碑》:“然俱冥四德,脱屣双林;示表金棺,现焚檀椁。” 唐 王勃 《释迦佛赋》:“双林告灭,演摩訶般若之教,示阿耨多罗之诀。”参见“ 双树 ”。(2).借指 释迦牟尼 。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
听话的意思:◎ 听话 tīnghuà[obedient;tractable] 听从上级或长辈的话;愿意服从听话的孩子...
晚晴的意思:(1).谓傍晚晴朗的天色。 南朝 梁 何逊 《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诗:“振衣喜初霽,褰裳对晚晴。” 唐 高适 《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明 唐寅 《题画》诗:“草阁吟秋倚晚晴,云山满目夕阳明。”(2).比喻晚年处境优裕。《新民晚报》1987.2.24:“他呢,笑谈白头逢盛年,人间重晚晴。”...
卫城的意思:◎ 卫城 wèichéng[acropolis] 城市或地区由筑垒或加固而成作为避难地方的高地...
闻说的意思:犹听说。 唐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 天台 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文殊的意思:佛教菩萨名。 文殊师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称。意译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顶结五髻,象征 大日如来 的五智;持剑、骑青狮,象征智慧锐利威猛。为 释迦牟尼佛 的左胁侍,与司“理”的 普贤菩萨 相对。 中国 传其说法道场为 山西省 五台山 。 晋 殷晋安 《文殊象赞》:“ 文殊 渊睿,式昭厥声。”《四游记·唐三藏被难得救》:“愿佛慈悲,早见 文殊 金身,赐我真经,留传东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僧》:“相传山上徧地皆黄金, 观音 、 文殊 犹生。”...
无生的意思:(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诗·小雅·苕之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郑玄 笺:“我,我王也。知王之为政如此,则己之生,不如不生也。”一本作“无生”。(2).佛教语。谓没有生灭,不生不灭。 晋 王该 《日烛》:“咸淡泊於无生,俱脱骸而不死。”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明 何景明 《近寺》诗:“亦知身是妄,从此学无生。” 康有为 《七月偕铁君及家人从者居丹将敦岛灯塔》诗:“碧海苍天无尽也,教人怎不了无生?”...
丈室的意思:(1).佛教语。相传 毗耶离 (在 中印度 ) 维摩诘 大士以称病为由,与前来问疾的 文殊 等讨论佛法,妙理贯珠。其卧疾之室虽一丈见方而能容纳无数听众。 唐 显庆 年间, 王玄策 奉勅出使 印度 ,过 维摩诘 故宅,乃以手板纵横量之,仅得十笏,因号方丈、丈室。见《维摩诘经》、《释氏要览·住处·方丈》。 清 唐孙华 《次韵黄忍庵病中杂咏》之三:“归田 元亮 贫仍乐,丈室 维摩 病不妨。”(2).以“丈室”称寺主的房间。 唐 惠能 《坛经·机缘品》:“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旧题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