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分青厓诗题其后(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诗能动三光,亦能贯九泉。
诗人以诗语,万物皆自言。
我读诸子诗,称心如所论。
如饥自知味,如寒自知温。
独有难言者,一生积艰屯。
非圣孰能达,愧我非其人。
愿使深者浅,愿使昧者真。
信哉青厓翁,言志无所先。
诗人以诗语,万物皆自言。
我读诸子诗,称心如所论。
如饥自知味,如寒自知温。
独有难言者,一生积艰屯。
非圣孰能达,愧我非其人。
愿使深者浅,愿使昧者真。
信哉青厓翁,言志无所先。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所作,名为《读国分青厓诗题其后(其一)》。诗中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和自我反思。首句“诗能动三光,亦能贯九泉”强调了诗歌的力量,可以触动天地之光,深入到地底深处,显示出诗人对诗歌深远影响的赞叹。接下来,诗人认为诗人通过诗作,能够表达万物之声,将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融入其中。
诗人读国分青厓的诗,感到心有所得,如同诗中的意象直接诉说自己的心声,“称心如所论”,这体现了诗歌的共鸣效果。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在理解和表达复杂情感上有所不足,“独有难言者,一生积艰屯”,承认有些难以言表的情感和经历,是他个人生活中的困苦和积累。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敬仰和对自己能力的谦逊,“非圣孰能达,愧我非其人”,意思是只有圣人才能完全领悟诗歌的深意,而他自感未能达到这种境界,流露出一种自省和向往。他希望诗歌能简化为易于理解的形式,“愿使深者浅,愿使昧者真”,让读者无论深浅都能感受到诗歌的真实。结尾处,诗人引用“青厓翁”(可能是国分青厓的别号)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即诗歌应以传达真实意愿为首要。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诗歌艺术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诗人自身的文学追求和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