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
明 · 黄衷
传人将野苣,雨色尚萋萋。
旧圃名春菜,繁根削夏畦。
村盆寒逼瓦,豪箸刺妨犀。
子美他时兴,狂歌付瀼西。
旧圃名春菜,繁根削夏畦。
村盆寒逼瓦,豪箸刺妨犀。
子美他时兴,狂歌付瀼西。
鉴赏
此诗描绘了莴苣生长的场景与环境,以及对莴苣的赞美之情。首句“传人将野苣,雨色尚萋萋”,以“野苣”点明主题,通过“传人”这一动作,展现了莴苣在自然界的生长状态,而“雨色尚萋萋”则描绘了雨后莴苣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了莴苣生命力的顽强。
接着,“旧圃名春菜,繁根削夏畦”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莴苣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环境和特点。通过“旧圃”、“春菜”、“繁根”、“夏畦”等词,既体现了莴苣作为春季蔬菜的特性,也展示了其根系的茂盛与适应性强。这里不仅描绘了莴苣的生长环境,也暗含了对莴苣生命力的赞颂。
“村盆寒逼瓦,豪箸刺妨犀”两句,则从莴苣的食用价值入手,通过“村盆”与“豪箸”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莴苣既适合普通人家的日常食用,也能成为宴席上的佳肴。同时,“寒逼瓦”与“豪箸刺妨犀”分别从温度和硬度的角度,强调了莴苣质地的鲜嫩与口感的丰富,进一步突出了其作为食材的独特魅力。
最后,“子美他时兴,狂歌付瀼西”两句,借用了杜甫(字子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莴苣的喜爱之情,以及将其与杜甫的诗歌相联系,暗示了莴苣在文学作品中所承载的文化意义。通过“狂歌”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莴苣激发的创作灵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莴苣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莴苣生长环境、食用价值及文化象征的描绘,展现了莴苣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