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海滨居民闻予生还,咸为手额;且以壶浆相饷。余自惭无似,何以得此于舆情也赏析

海滨居民闻予生还,咸为手额;且以壶浆相饷。余自惭无似,何以得此于舆情也

明 · 张煌言
虚名浪说逐群雄,垂翅何心得楚弓。
每把金鱼羞父老,岂应竹马笑儿童!衣冠不改秦时俗,鸡黍相遗晋代风。
正觉渔樵多厚道,不将白眼看途穷。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于个人声名的看法以及对人民深情厚谊的感动。首句“虚名浪说逐群雄”揭示了诗人对追逐虚名的世态的淡然态度,他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表面的名声之争。接着,“垂翅何心得楚弓”以失意之鸟比喻自己,暗示了壮志未酬的无奈。

“每把金鱼羞父老”表达了他对百姓的愧疚,因为自己未能实现保家卫国的承诺,让父老乡亲感到羞愧。“岂应竹马笑儿童”则反思自己是否配得上孩子们纯真的期待,流露出深深的自省和责任感。

“衣冠不改秦时俗,鸡黍相遗晋代风”赞美了民间朴素的风俗和淳厚的人情,即使在战乱中,人们依然保持着古朴的待人之道。最后两句“正觉渔樵多厚道,不将白眼看途穷”表达了诗人对渔民和樵夫这类普通民众的敬佩,他们虽身处困厄,却依然保持着善良和宽容。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张煌言的谦逊、自省和对人民深情的关怀,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