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赵王喜雨诗
投壶欲起电,倚柱稍惊雷。
白沙如湿粉,莲花类洗杯。
惊乌洒翼度,湿雁断行来。
浮桥七星起,高堰六门开。
犹言祀蜀帝,即似望荆台。
厥田终上上,原野自莓莓。
拼音版原文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即将来临的雷雨景象,充满了动感与神秘色彩。首句“玄霓临日谷”设定了阴沉的天气背景,霓云如同幽深的谷地,预示着风暴的到来。“封蚁对云台”则是从宏伟的建筑物上看待这即将发生的自然现象,蚁比喻微小,而与壮丽的云台相对,更显出天气变幻的力量。
“投壶欲起电,倚柱稍惊雷”两句紧扣前意,描绘了风雨即来的紧张氛围。投壶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此处形象地表达了时间在静寂中积蓄能量,而一旦突破,将会迸发出如电光般的变化;倚柱则是人在这风雨来临前的仓皇姿态,惊雷更增添了一份紧迫感。
“白沙如湿粉,莲花类洗杯”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景物描绘得细腻而生动。湿润的沙子如同细腻的粉末,莲花则似在清洗一般,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景色,也让人感受到雨水即将倾盆而下的紧迫。
接下来的“惊乌洒翼度,湿雁断行来”则是对即将到来的风雨影响的描写。乌鸦受惊飞起,其翅膀如同被雨水濡湿,而远处的雁群,也因风雨而不得不中断其原本的队形和步履,显得十分狼狈。
“浮桥七星起,高堰六门开”则展现了人为设施在自然力的面前的渺小。浮桥与七星相呼应,似乎连天上的星辰都被这即将到来的风雨所激动;而高堰与六门的开启,则是对防洪措施的描绘,显示出人类对于即将来临自然灾害的无奈与准备。
最后,“犹言祀蜀帝,即似望荆台”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远古先祖的祭祀之情,以及心中的敬畏。祀蜀帝指的是对古蜀国先人的祭拜,而望荆台则是心向往之地,通过这种历史文化的联想,增添了一层深意。
整首诗语言丰富、想象力极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类活动的细腻描绘,将一场即将来临的风雨描绘得生动而又不失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