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同叔见寄二首(其一)
宋 · 胡仲弓
归期何日卜,雁不到天涯。
谤有书盈箧,愁无地种花。
吟梅销旅况,刻竹记年华。
心事凭谁说,凭栏数暝鸦。
谤有书盈箧,愁无地种花。
吟梅销旅况,刻竹记年华。
心事凭谁说,凭栏数暝鸦。
注释
何日:何时。卜:预测。
雁:大雁。
天涯:极远的地方。
谤:诽谤。
书盈箧:信件堆积如山。
愁无地:愁苦无处。
种花:抒发愁绪或寄托希望。
吟梅:吟诗赞颂梅花。
销旅况:消解旅途中的孤独。
刻竹:刻字于竹片。
记年华:记录岁月。
心事:内心的情感或秘密。
凭谁说:向谁倾诉。
凭栏:倚靠栏杆。
暝鸦:傍晚的乌鸦。
翻译
归期何时能算定,大雁飞不到那遥远的地方。诽谤的信件堆积满箱,心中的愁苦无处安放,连种花的心情都没有。
在旅途中吟咏梅花以消解困顿,刻在竹片上记录流逝的时光。
内心深处的事情向谁倾诉呢,只能独自倚着栏杆,数着傍晚的乌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次同叔见寄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归期未定的感慨和内心的愁绪。首句“归期何日卜”直接点出诗人对回家日期的期待与迷茫,暗示了在外漂泊的无奈。次句“雁不到天涯”以大雁南飞的景象寓言自己身处远方,音信难通,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思念之情。
“谤有书盈箧”表明诗人遭受了他人的非议和指责,但又无处申诉,只能把满箱的委屈藏在心中,反映出世态炎凉和人生的苦闷。接着,“愁无地种花”以无法排解的愁绪比喻为无法种植花朵的土壤,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郁结。
“吟梅销旅况”通过吟咏梅花来寄托自己的旅途情怀,梅花的坚韧和孤高或许能稍解诗人的寂寥。而“刻竹记年华”则以刻字于竹的方式记录时光流逝,表达了对岁月匆匆的感叹。
最后两句“心事凭谁说,凭栏数暝鸦”,诗人将内心深处的心事和无人倾诉的苦楚,寄托于黄昏时分栏杆旁归巢的乌鸦,以鸦鸣声衬托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