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访冯昌孝居士禅室士呈所见云从溪山因缘悟入示此赏析

访冯昌孝居士禅室士呈所见云从溪山因缘悟入示此

明 · 成鹫
千竿修竹杂槟榔,十亩閒园旧辟疆。
是处便为参佛地,隔篱还有读书堂。
身前见色原清净,舌外闻声自广长。
却笑东坡太饶舌,无山无水也何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拜访友人冯昌孝居士禅室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室内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

首联“千竿修竹杂槟榔,十亩闲园旧辟疆”,以“千竿修竹”和“十亩闲园”勾勒出禅室周围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环境,竹林与槟榔相间,既显自然之美,又寓含禅意。接着,“旧辟疆”三字则暗示了这片土地曾有人精心经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颔联“是处便为参佛地,隔篱还有读书堂”,进一步揭示了禅室不仅是参禅悟道之地,也是学习与思考的场所。无论是参佛还是读书,都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探索,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

颈联“身前见色原清净,舌外闻声自广长”,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的看法。他认为,即使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身前见色”),内心依然能够保持清净(“原清净”);同样,外界的声音(“舌外闻声”)也能被包容与理解(“自广长”),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尾联“却笑东坡太饶舌,无山无水也何妨”,以苏轼的诗句作为引子,表达了对东坡先生过于强调山水之美的轻微调侃,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于精神世界追求的重视,认为即使没有山川美景,内心的丰富与精神的自由也同样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更体现了其对禅学思想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智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