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茅亦山先生杂咏(其二)
宋末元初 · 黄庚
身世飘浮水上蓬,閒中清事有谁同。
吟窗梦草添诗料,画笔生花夺化工。
酒后乌乌时击缶,愁来咄咄自书空。
园林寂寞春何处,春在桑麻雨露中。
吟窗梦草添诗料,画笔生花夺化工。
酒后乌乌时击缶,愁来咄咄自书空。
园林寂寞春何处,春在桑麻雨露中。
翻译
我的生活就像水上漂泊的蓬草,闲暇时的清雅之事又有谁能共享。在窗边梦中,我以野草为灵感,增添诗意;画笔下生出花朵,仿佛与自然之工相争艳。
酒醉后,我有时敲击瓦缶,发出乌乌声,排解忧愁;愁绪难抑时,我在空中写字消遣。
园林寂静,春天究竟在哪里?其实,春天就在那桑麻生长、雨露滋润的地方。
注释
飘浮:比喻生活的不稳定和漂泊不定。閒中:指闲暇时光。
吟窗:诗人窗前,指创作的场景。
乌乌:形容敲击瓦缶的声音。
咄咄:形容连续不断地发出声音,这里表示内心的愁苦。
桑麻:古代常见的农作物,象征田园生活。
雨露:雨水和露水,象征生机和滋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庚身处动荡时代,如同水上浮萍般飘摇不定的生活状态。他感叹在闲暇时光中,能与他共享清雅之事的人寥寥无几。诗人通过吟诵诗歌、创作,将梦境中的绿草融入诗篇,展现出艺术才华,甚至超越了自然的工巧。在酒后的闲暇时刻,他会敲击瓦缶,发出乌乌声响,排解心中的愁绪;而在愁苦之时,他会在空白处书写,借此抒发内心情感。
诗人进一步感慨园林的寂静,春天似乎远离了繁华都市,却隐藏在田野间的桑麻和雨露之中。这表达了他对朴素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深深珍视。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