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学宪舜举参藩山西三首(其三)
明 · 欧大任
行操笔橐事櫜鞬,西使声华六传前。
飞挽独悬秦障塞,封疆犹画晋山川。
迎营句注能千里,忽厌承明已几年。
严助召还堪计日,侍臣如雨在甘泉。
飞挽独悬秦障塞,封疆犹画晋山川。
迎营句注能千里,忽厌承明已几年。
严助召还堪计日,侍臣如雨在甘泉。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送郭学宪舜举参藩山西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郭学宪出使西藩的情景,以及对其才华与功绩的赞誉。
首联“行操笔橐事櫜鞬,西使声华六传前”点明了郭学宪作为使者前往西藩的使命,其声名远播,先于六传之前就已经闻名遐迩。这里的“笔橐”和“櫜鞬”分别代表文具和弓箭袋,象征着郭学宪不仅有文才,还有武略,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使者。
颔联“飞挽独悬秦障塞,封疆犹画晋山川”描述了郭学宪独自一人肩负重任,飞速前行,跨越了秦地的边防要塞,保护着国家的疆域安全。这里以“飞挽”形容行动之迅速,以“独悬”表现其孤军奋战的英勇,同时也暗示了郭学宪对边防的重视和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守。
颈联“迎营句注能千里,忽厌承明已几年”进一步赞扬郭学宪的才能与贡献。句注山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此处用“千里”来形容郭学宪的影响力和治理能力之广。而“承明”则指代朝廷,暗示郭学宪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贡献,同时“厌”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意味着郭学宪在朝廷服务多年。
尾联“严助召还堪计日,侍臣如雨在甘泉”以汉代著名文学家严助为例,比喻郭学宪受到朝廷的重视和召回,如同严助被召回一般,可以期待郭学宪的归来。同时,“侍臣如雨在甘泉”形象地描绘了众多官员在甘泉宫等待郭学宪归来的场景,体现了郭学宪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和众望所归的形象。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郭学宪作为使者和官员的卓越才能与高尚品德,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