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冯太学归寿卷赏析

冯太学归寿卷

明 · 卢龙云
长铗归来岂为鱼,春晖几望白云居。
省亲近得阳城教,遗子难忘邺架书。
旅雁去时催客棹,篱花开处待班裾。
人文上国多篇咏,却道南山颂不如。

鉴赏

此诗《冯太学归寿卷》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描绘冯太学归乡的情景,展现了其对学问与家乡的深厚情感。

首联“长铗归来岂为鱼,春晖几望白云居”,以“长铗”比喻冯太学的归乡之举,并非为了追求物质生活,而是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春晖”象征温暖与希望,“白云居”则代表了宁静与超脱,表达了冯太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颔联“省亲近得阳城教,遗子难忘邺架书”,点明冯太学在求学过程中得到了良师益友的指导,收获了丰富的知识与智慧。这里的“阳城教”和“邺架书”分别指代高深的学问与丰富的书籍,强调了教育与知识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颈联“旅雁去时催客棹,篱花开处待班裾”,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冯太学归乡途中所见之景。旅雁南飞,催促着行舟前行;篱笆旁的花朵,仿佛在等待着他的到来。这一联既展现了旅途的景色,也暗含了冯太学归乡心情的急切与喜悦。

尾联“人文上国多篇咏,却道南山颂不如”,总结了冯太学对家乡的赞美之情。上国之人多有歌咏,但冯太学认为,即使是最美的诗歌也无法完全表达他对南山(此处可能指代家乡)的深情。这一联表达了冯太学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与怀念,以及对家乡美好事物的深刻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冯太学归乡过程中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学问与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