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松江
宋 · 释保暹
曾向长洲泛渺漫,沈青空阔鸟飞难。
平沙杳杳夜潮落,别浦依依秋树寒。
闲浸客亭浮去棹,冷淹渔屋漾垂竿。
归心早晚悬帆到,是处僧楼更上看。
平沙杳杳夜潮落,别浦依依秋树寒。
闲浸客亭浮去棹,冷淹渔屋漾垂竿。
归心早晚悬帆到,是处僧楼更上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忆松江》是宋代僧人释保暹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对松江昔日泛舟情景的回忆。首联“曾向长洲泛渺漫,沈青空阔鸟飞难”以悠远的长洲和广阔的水面为背景,写出了诗人乘舟在江面漂泊,天空湛蓝,鸟儿难以翱翔的宁静画面。
颔联“平沙杳杳夜潮落,别浦依依秋树寒”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江景,沙岸寂静,潮水退去,别离的水湾边,秋意渐浓,树木显得孤独而凄凉。
颈联“闲浸客亭浮去棹,冷淹渔屋漾垂竿”通过描写客亭和渔屋,展现了诗人悠闲地划动船桨,或是静坐垂钓的场景,透露出一种远离尘世的闲适与冷寂。
尾联“归心早晚悬帆到,是处僧楼更上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无论何时何地,都渴望早日乘船归乡,而僧楼之上,或许能更好地眺望家乡的方向,寄托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松江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