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读永叔集古录目赏析

读永叔集古录目

宋 · 梅尧臣
古史书不足,磨璞镌美辞。
周宣石鼓文已缺,秦政峄山字苦隳。
西汉都无半画在,黄初而上犹得窥。
下及隋唐莫可数,奇言伟迹恐所遗。
信都力黏大小轴,集十为秩仍第之。
随目證讹甲癸推,青编是非皆究知。
有益于古今不疑,碑虽灭绝事弗移。
后人览录尚若披,信都用意无穷期。
天灰地烬乃终毕,信都信都名愈出。

拼音版原文

shǐshūjuānměi

zhōuxuānshíwénquēqínzhèngshānhuī

西hàndōubànhuàzàihuángchūérshàngyóukuī

xiàsuítángshùyánwěikǒngsuǒ

xìndōuniánxiǎozhóushíwèizhìréngzhī

suízhèngéjiǎguǐtuīqīngbiānshìfēijiējiūzhī

yǒujīnbēisuīmièjuéshì

hòurénlǎnshàngruòxìndōuyòngqióng

tiānhuījìnnǎizhōngxìndōuxìndōumíngch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读永叔集古录目》,通过对古代历史文献的描绘,表达了对珍贵文化遗产的感慨和敬仰。诗中提到古史书籍的缺失,如周宣王时期的石鼓文和秦朝的峄山刻石,这些古代文字艺术的瑰宝已经残破不堪。诗人感叹自西汉以后,能留存的文字资料越来越少,到了隋唐时期更是难以计数,许多奇特的语言和伟大的事迹可能已遗失。

然而,诗人对信都(可能是某位收藏家或学者的名字)的搜集整理工作表示赞赏,他将散落的古籍整理成秩,纠正谬误,并深入探究其真伪。诗人认为,这些努力对于了解古今历史是有益的,即使碑刻灭绝,事实也不会因此改变。信都的用心和贡献被后人铭记,他的名字也因此更加显赫。

整首诗以历史的沧桑变迁为背景,赞扬了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与传承,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研究者的尊重和对文化瑰宝的珍视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