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游盘塘山后废寺赏析

游盘塘山后废寺

宋 · 董嗣杲
前生修行来,见山入骨贪。
自昔盛缁流,无处无精蓝。
大风起江头,吹我菊帽簪。
景物日自殊,登顿我所甘。
青红夕阳光,隐约埋空岚。
矮松冷尘屋,暗灯明破龛。
好月亦爱人,离云印寒潭。
诗壁不待题,禅偈不在谈。
还须蜕浮尘,投林结莎庵。
平安火一烽,愁可宽江南。

拼音版原文

qiánshēngxiūxíngláijiànshāntān

shèngliúchùjīnglán

fēngjiāngtóuchuīmàozān

jǐngshūdēngdùnsuǒgān

qīnghóngyángguāngyǐnyuēmáikōnglán

ǎisōnglěngchénàndēngmíngkān

hǎoyuèàirényúnyìnhántán

shīdàichánzàitán

háituìchéntóulínjiéshāān

píngānhuǒfēngchóukuānjiāngnán

鉴赏

这首宋诗《游盘塘山后废寺》是董嗣杲所作,描绘了诗人游历废弃寺庙时的独特感受。首句“前生修行来,见山入骨贪”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深深痴迷,仿佛前世修炼就是为了这一刻的亲近。接下来,“自昔盛缁流,无处无精蓝”暗示了寺庙曾经的繁盛和僧侣们的足迹遍布。

“大风起江头,吹我菊帽簪”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生动,大风吹动的不仅是诗人头上的装饰,也吹散了他的世俗杂念。诗人随景而行,心境渐变,“景物日自殊,登顿我所甘”,他享受着这种变化,欣赏着日落时分的“青红夕阳光,隐约埋空岚”。

进入废寺内部,“矮松冷尘屋,暗灯明破龛”展现了寺庙的荒凉与寂静,即使是微弱的灯光也显得格外明亮,对比强烈。诗人感叹“好月亦爱人,离云印寒潭”,月亮的美让人心生喜爱,如同远离尘世的宁静。

最后,“诗壁不待题,禅偈不在谈”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理解,无需过多言辞,意境已在心中。他决定“还须蜕浮尘,投林结莎庵”,决心抛却尘世烦恼,归隐山林。结尾“平安火一烽,愁可宽江南”寓意着诗人期待通过这样的生活,能为江南带来一丝安宁,缓解心中的忧虑。

整首诗以游寺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内心的禅意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