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霅任君有诗相送仍怀旧赏因次其韵
宋 · 梅尧臣
湖山饶邃处,曾省牧之游。
雁落葑田阔,船过菱渚秋。
野烟昏古寺,波影动危楼。
到日寻题墨,犹应旧壁留。
雁落葑田阔,船过菱渚秋。
野烟昏古寺,波影动危楼。
到日寻题墨,犹应旧壁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湖山:湖光山色。邃处:幽深处。
曾:曾经。
省:回忆。
牧之:杜牧,唐代诗人。
游:游览。
雁:大雁。
葑田:长满杂草的田野。
阔:宽阔。
菱渚:长满菱角的小洲。
秋:秋天。
野烟:野外的雾气。
昏:昏暗。
古寺:古老的寺庙。
危楼:高耸的楼阁。
到日:到达之时。
寻:寻找。
题墨:题写的诗文。
犹:还。
旧壁:旧墙壁。
留:留下。
翻译
在湖光山色幽深的地方,我曾记得杜牧也曾来游历。大雁落在宽广的葑田上,小船经过长满菱角的小洲,秋意渐浓。
野外的雾气弥漫着古老的寺庙,水波荡漾让高耸的楼阁影像摇曳。
当我到达这里寻找昔日的题诗痕迹,或许还能在旧墙壁上找到墨迹留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描绘了他赴任途中回忆起往昔与牧之(可能指杜牧)一同游览湖山的场景。首联“湖山饶邃处,曾省牧之游”表达了对昔日与友人共游湖光山色之地的怀念。颔联“雁落葑田阔,船过菱渚秋”通过雁落和船行的意象,展现出秋天的开阔与宁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颈联“野烟昏古寺,波影动危楼”进一步描绘了湖边古寺和倒映在水中的高楼,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尾联“到日寻题墨,犹应旧壁留”表达了诗人期待在赴任之地还能找到昔日友人留下的墨迹,寄托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首诗以湖山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怀旧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味。梅尧臣的诗风素来清新自然,此诗亦体现了这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