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伥伥赏析

伥伥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伥伥兀兀是家常,虐雪饕风夜正长。
惯少睡眠仍点茗,了无知见独焚香。
担寻榔枥心犹在,井渫寒泉意已凉。
传舍萧颓鱼少水,不应归路尚茫茫。

鉴赏

这首诗《伥伥》由陈曾寿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描绘了一幅冬夜孤寂、内心纷扰的画面。

首联“伥伥兀兀是家常,虐雪饕风夜正长”以“伥伥兀兀”形容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紧接着描述了恶劣的天气——“虐雪饕风”,夜晚的漫长,营造出一种压抑、孤寂的氛围。

颔联“惯少睡眠仍点茗,了无知见独焚香”进一步展现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他习惯于少眠,夜晚依旧品茗,独自焚香,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或寄托,但又显得茫然无措,没有明确的知见或方向。

颈联“担寻榔枥心犹在,井渫寒泉意已凉”中,“担寻榔枥”可能象征着诗人在寻找精神寄托或理想追求的过程中的执着与努力,“心犹在”表达了一种坚持不放弃的态度。“井渫寒泉意已凉”则暗示了在经历了种种尝试后,内心的热情与希望逐渐冷却,或许是对现实的失望或对理想的质疑。

尾联“传舍萧颓鱼少水,不应归路尚茫茫”以“传舍萧颓”(古代驿站的破败景象)和“鱼少水”(比喻资源匮乏或环境恶劣)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衰败与艰难,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感,似乎在问自己是否还应继续前行,归途是否依然渺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内心挣扎与思考,以及对自我、现实与未来的深刻反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