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荅郑方回赏析

荅郑方回

唐 · 皎然
独禅外念入,中夜不成定。
顾我憔悴容,泽君阳春咏。
词贞思且逸,琼彩何晖映。
如聆云和音,况睹声名盛。
琴语掩为闻,山心声宜听。
是时寒光澈,万境澄以净。
高秋日月清,中气天地正。
远情偶兹夕,道用增寥夐。
思君处虚空,一操不可更。
时美城北徐,家承谷口郑。
轩车未有辙,蒿兰且同径。
庄生诫近名,夫子罕言命。
是以耕楚田,旷然殊独行。
萎蕤鸾凤彩,特达圭璋性。
通隐嘉黄绮,高儒重荀孟。
世污我未起,道蹇吾犹病。
逸翮思冥冥,潜鳞乐游泳。
宗师许学外,恨不逢孔圣。
说诗迷颓靡,偶俗伤趋竞。
此道谁共诠,因君情欲罄。

注释

独禅:独自打坐修行。
外念:外界的杂念。
中夜:半夜。
定:入定,静心的状态。
顾我:看我自己。
憔悴容:憔悴的面貌。
泽君:受到你的恩泽。
阳春咏:春天的诗歌,比喻温暖人心的作品。
词贞:诗词贞洁,意指纯洁高雅。
思且逸:思想飘逸,不受拘束。
琼彩:宝石般的光彩。
晖映:闪耀,照耀。
如聆:好像听到。
云和音:古代著名琴名,比喻美妙的音乐。
况睹:何况看到。
声名盛:名声显赫。
琴语:琴声所传达的情感。
掩为闻:即使被掩盖也愿意去听。
山心:山林间的宁静之心。
寒光:清冷的月光。
澈:清澈。
万境:万物的景象。
澄以净:变得清澈纯净。
高秋:秋高气爽的季节。
日月清:日月明亮清晰。
中气:天地之间的正气。
远情:深远的情感。
偶兹夕:偶然在这个夜晚。
寥夐:空旷辽远。
思君:思念你。
处虚空:仿佛处于虚空之中。
一操:这样的情感。
不可更:无法改变。

翻译

独自禅修时杂念侵入,半夜里难以达到入定。
望着我憔悴的面容,吟诵你的阳春之歌使我得到滋润。
你的诗词贞洁且意境飘逸,如宝石般光彩照人。
聆听如同云和之琴音,更何况目睹你声名显赫。
琴声被掩盖也愿倾听,山间的心声更应静听。
此时寒冷的月光清澈,万物景象都变得明净。
秋高气爽日月清明,宇宙间的气息纯正和谐。
这夜晚偶然触发了深远情感,道的运用让心境更加空旷辽远。
思念你仿佛处于虚空之中,这样的情感无法改变。
当时城北的徐公以美闻名,家风承自谷口的郑氏。
虽然尚未功成名就,但蒿草与兰花同样路径可走。
庄子告诫勿近虚名,孔子很少谈论命运。
因此在楚地耕作,超然物外,独自前行。
才华如鸾凤般灿烂,品德像圭璋一样独特显赫。
崇尚隐士黄绮的高洁,尊崇儒家荀孟的学问。
世俗污浊我尚未起身应对,追求道的路途我仍感困顿。
渴望如高飞的翅膀直冲云霄,或如深潜的鱼儿自在游弋。
除了宗师之外还渴望学习,遗憾未能遇到孔圣人。
谈论诗歌迷失于颓废之风,迎合世俗让我痛心竞争之态。
此等境界谁能共解?因你的情谊我欲倾诉一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荅郑方回》。诗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道德修养和学术追求的执着。

"独禅外念入,中夜不成定" 表示诗人在深夜里无法安静地坐禅,因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种思念如同外界的声音,打扰了内心的宁静。

"顾我憔悴容,泽君阳春咏" 描述诗人面容憔悴,却在春天里吟咏着诗句,这反映出诗人的情感和文学创作之间的联系。

"词贞思且逸,琼彩何晖映" 中的“词贞”可能指的是诗人的高洁品行,“思且逸”则表达了诗人在思考中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这里的“琼彩”指代诗文的华丽,而“何晖映”则是对这种美好景象的一种感受。

"如聆云和音,况睹声名盛" 这两句通过对比云中和鸣之声与诗人所追求的声名,将自然界的声音与人间的名声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修养和外在声誉的重视。

接下来的几句 "琴语掩为闻,山心声宜听。是时寒光澈,万境澄以净" 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纯洁的自然景象,其中“琴语”、“山心声”都是对内在美好声音的描写,而“寒光澈”和“万境澄以净”则是对外界清新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学术以及个人修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