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三八弟归九江(其五)赏析

送三八弟归九江(其五)

宋 · 王遂
燕公最繁盛,子孙十三支。
默数半凋零,坐愈成伤悲。
学不足赢粮,贫或无置锥。
先君尚有言,孙谋敢忘贻。

注释

燕公:指代一个姓燕的家族中的显赫人物。
繁盛:兴旺发达。
子孙:后代。
十三支:众多分支。
默数:静静地计算。
半凋零:大半衰败。
坐:坐着。
愈:更加。
伤悲:悲伤。
学不足:学问不够。
赢粮:谋生的手段。
贫:贫穷。
无置锥: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先君:已故的父亲。
尚:还。
言:教诲。
孙谋:子孙的打算。
敢忘:岂敢忘记。
贻:遗留。

翻译

燕公家族最为兴盛,子孙分支多达十三支。
如今静心细数,已有一半渐渐衰落,这使我更加感到悲伤。
我们的学问不足以养家糊口,甚至贫穷到没有立锥之地。
先父曾有教诲,子孙应当铭记,不敢忘记他留下的遗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遂所作,名为《送三八弟归九江(其五)》。在古典文学的背景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兄弟离别之情和对家庭、亲情的深切感怀。

"燕公最繁盛,子孙十三支。默数半凋零,坐愈成伤悲。"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家族繁衍的情况,其中“燕公”可能是指一位家族中尊贵的人物,“子孙十三支”则形容其后代昌盛。但接着的“默数半凋零,坐愈成伤悲”却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与过往辉煌之间差距的感慨。这里的"默数"意味着静静地数落,而"半凋零"则是指家族中人丁不旺、凋零的情况,"坐愈成伤悲"表达了面对此景时所产生的深切哀痛。

"学不足赢粮,贫或无置锥。先君尚有言,孙谋敢忘贻。"

这两句诗则反映出作者对于学习和家族经济状况的担忧。“学不足赢粮”意味着学习不够深入,以至于无法积累知识财富;“贫或无置锥”形容的是家境贫寒,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难以为继。最后两句中,“先君尚有言”表明先辈可能留下了某种遗嘱或教诲,而“孙谋敢忘贻”则是作者对于家族事务和未来发展的担忧,表示自己将会记住并努力去实现那些遗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家族过去与现状的描写,以及个人对学习、经济状况和家族责任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