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桐城杂咏四首(其四)赏析

桐城杂咏四首(其四)

明 · 陶安
舍北有废园,灌木深且蕃。
剪鏺忽明豁,有物峙草间。
瑰颀似人立,乃是石假山。
汲泉洗宿翳,三峰各苍颜。
亦钟神秀资,似无斧凿痕。
此地山既多,层峦缭周垣。
烟霏媚朝暮,晴雨皆可观。
云何昔人意,因假遂遗真。
思欲庐峻顶,㟝嵝悉下陈。
泰华在我闼,浩与寥廓邻。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桐城杂咏四首(其四)》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自然情趣的画面。诗中,作者在自家舍北发现了一座废弃的园子,园内灌木丛生,显得深邃而茂盛。忽然,一道明亮的光线穿透树木,显露出一座奇特的石假山,它矗立在草丛中,形态瑰奇,仿佛人一般站立。诗人用水洗净假山上的尘埃,山峰呈现出青翠的颜色,显示出自然的韵味和未经雕琢的美感。

周围的山峦层叠环绕,早晚烟雾缭绕,晴雨变幻都展现出不同的景色。诗人不禁思考,为何古人未能珍惜这天然的美景,反而选择人工的假山。他想象如果能将真实的山峦搬至眼前,那该是多么壮观。诗中提到的泰华山和岣嵝山,象征着崇高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回归真实之美的渴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废弃园中的自然景象,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工之间关系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