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一)
宋 · 张耒
秋风振秋晓,万境一凄清。
幽草虫响息,高叶露华凝。
戢翼乌尚宿,引吭鸡屡鸣。
淹留度华岁,怅然难为情。
幽草虫响息,高叶露华凝。
戢翼乌尚宿,引吭鸡屡鸣。
淹留度华岁,怅然难为情。
注释
振:摇动,吹动。凄清:冷清,凄凉。
幽草:深草,隐蔽的草丛。
戢翼:收拢翅膀。
淹留:长时间停留。
怅然:失意,惆怅。
翻译
秋风在清晨中吹拂,万物景象都显得凄凉清冷。寂静的草丛中虫声渐止,高高的树叶上露珠凝结晶莹。
乌鸦收起翅膀还在栖息,公鸡不时地发出啼鸣。
我在光阴中停留,心中充满惆怅难以言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一)》。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秋天迅速变冷的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
“秋风振秋晓,万境一凄清。”这一句通过秋风的起伏,传递出秋季的气息。这里的“万境”指代的是广阔无边的景象,而“一凄清”则形容了那种萧瑟、冷清的感觉。
“幽草虫响息,高叶露华凝。”这两句诗继续描绘秋天的宁静与凉意。幽深的草丛中传来细微的虫鸣声,而高处的树叶上则凝结着晶莹剔透的露珠。
“戢翼乌尚宿,引吭鸡屡鸣。”这里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生灵的活动。黑暗中鸟儿依旧栖息于枝头,而远处传来鸡鸣的声音,不断地打破夜晚的宁静。
“淹留度华岁,怅然难为情。”最后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沉重与无常,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绪难以言表的情愫。
整首诗通过对秋风、草虫鸣声、高叶露珠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勾勒出一个深秋的宁静而又略带哀伤的画面。同时,它也折射了作者对于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