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采莲曲六首(其五)赏析

采莲曲六首(其五)

明 · 沈明臣
月照波纹似鸭头,一船双桨荡中流。
采莲不道罗裙湿,归晒雕栏夜不收。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明臣的《采莲曲六首(其五)》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夏日采莲图景。首句"月照波纹似鸭头"以生动的比喻,将月光洒在湖面泛起的涟漪比作鸭头,形象地展现了夜晚水面的宁静与微动。次句"一船双桨荡中流"则描绘了小舟在水中轻轻摇曳,采莲人正划桨前行的场景。

后两句"采莲不道罗裙湿,归晒雕栏夜不收"是情感的转折,写采莲女子专注于采摘,浑然忘我,以至于裙子都湿透了却未察觉。这种专注和投入,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使得画面富有生活气息和女性的柔美。最后,"归晒雕栏夜不收"暗示了她们归来后可能还要晾晒湿裙,但此刻的喜悦和满足感使她们忘记了时间,仿佛连夜晚都不愿意结束这美好的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和采莲女的活泼形象,富有诗意和生活情趣。

词语解释

波纹的意思:[释义](名)小波浪形成的水纹。 [构成]偏正式:波(纹 [例句]一颗小石头激起了层层的波纹。(作宾语)...

不道的意思:不合道理,不符合道德规范...

采莲的意思:即《采莲曲》。 宋 曼殊 《渔家傲》词:“一曲《採莲》风细细,人未醉,鸳鸯不合惊飞起。”参见“ 採莲曲 ”。即《採莲曲》。 南朝 梁 何逊 《寄江州褚咨议》诗:“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露气闻香杜,歌声识《采莲》。” 明 王世贞 《赠梁公实谢病归》诗:“《采莲》一曲杳然去,得醉即卧清溪头。”参见“ 採莲曲 ”。...

雕栏的意思:亦作“ 雕阑 ”。雕花彩饰的栏杆;华美的栏杆。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宋 苏轼 《法惠寺横翠阁》诗:“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清 陈维崧 《探春令·咏窗外杏花》词:“ 崇仁 宅靠 善和坊 ,旧雕栏都坏。” 鲁迅 《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也譬如身入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

罗裙的意思: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霑罗裙。” 唐 白居易 《琵琶行》:“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清 吴伟业 《阆州行》:“将书封断指,血泪染罗裙。”...

鸭头的意思:鸭头色绿,形容水色。 唐 李贺 《同沉驸马赋得御沟水》诗:“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 宋 苏轼 《送别》诗:“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清 纳兰性德 《踏莎行》词:“春水鸭头,春山鸚嘴。”...

中流的意思:◎ 中流 zhōngliú(1) [midstream]∶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间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2) [midstream]∶江河的中段长江中流(3) [medium]∶中等...

夜不收的意思:古代军队中的哨探。因彻夜在外活动,故名。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贫道已曾差能行快走夜不收往军打探去了。”《明实录·英宗正统实录九》:“沿边夜不收及守墩军士,无分寒暑,昼夜瞭望,比之守备,勤劳特甚。”《西游记》第七十回:“寡人曾差夜不收军马到那里探听声息。” 清 李玉 《牛头山》第六折:“[外探子上]‘打探军情事,名为夜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