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游越山赏析

游越山

宋 · 幸元龙
上得越山半,方壶紫翠环。
山幽春溜响,花落午阴闲。
梵刹依松外,仙家在竹间。
小窗借高枕,风定鸟绵蛮。

拼音版原文

shàngyuèshānbànfāngcuìhuán

shānyōuchūnliūxiǎnghuāluòjiànxián

fànchàsōngwàixiānjiāzàizhújiān

xiǎochuāngjiègāozhěnfēngdìngniǎomiánmán

注释

越山半:登上半山。
方壶:仙境般的山峰。
紫翠环:紫色和翠绿色环绕。
山幽:山林幽深。
春溜响:春水潺潺。
花落午阴闲:花朵飘落,午后的宁静。
梵刹:寺庙。
依松外:隐藏在松树之外。
仙家:仙人的居所。
小窗:小窗户。
高枕:高高的枕头。
风定:风停。
鸟绵蛮:鸟儿鸣叫婉转。

翻译

登上半山腰,环绕着紫色和翠绿的仙境。
山林深处春水潺潺,花朵飘落,午后的静谧悠长。
寺庙隐藏在松树之外,仙人居住在竹林之中。
推开小窗,借着高高的枕头,风停了,鸟儿们鸣叫得婉转悠扬。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幸元龙的《游越山》描绘了作者登山所见的美景。首句“上得越山半,方壶紫翠环”展现了越山的秀美,山顶仿佛是神仙居住的方壶仙境,环绕着青翠的山色。接下来,“山幽春溜响,花落午阴闲”两句,通过山涧清泉的潺潺声和午后的宁静,渲染出山中春天的静谧与生机。诗人行至寺庙旁,“梵刹依松外”,寺庙隐于松林之外,更显其宁静肃穆;而“仙家在竹间”则暗示了山中可能有隐士或修行者,增添了神秘色彩。

最后一联“小窗借高枕,风定鸟绵蛮”写诗人坐在小窗边,享受着高处的视野和宁静,微风吹过,鸟儿的鸣叫声显得悠长而和谐。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越山的自然风光和宁静氛围,流露出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闲适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