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三月五日抵沈阳
清 · 戴亨
归来身世感歧途,廿载飘零菀复枯。
蓬室栖迟惭角绮,金门饱死愧侏儒。
云山无恙人将老,天地多情草又苏。
风木空馀游子恨,蓼莪吟罢泪模糊。
蓬室栖迟惭角绮,金门饱死愧侏儒。
云山无恙人将老,天地多情草又苏。
风木空馀游子恨,蓼莪吟罢泪模糊。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戴亨所作的《甲子三月五日抵沈阳》。诗中表达了诗人历经沧桑、漂泊多年后的感慨与反思。
首联“归来身世感歧途,廿载飘零菀复枯。”描绘了诗人归乡后对人生道路的感慨,二十载的漂泊生活如同枯萎的菀草,充满了辛酸与无奈。
颔联“蓬室栖迟惭角绮,金门饱死愧侏儒。”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自责。在简陋的蓬室中栖息,却羡慕那些华丽的生活;在权力的金门饱食终日,却羞愧于自己像侏儒般碌碌无为。
颈联“云山无恙人将老,天地多情草又苏。”展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生命的短暂。云山依旧,而诗人已至暮年;天地有情,万物复苏,唯有生命无法重来。
尾联“风木空馀游子恨,蓼莪吟罢泪模糊。”以“风木”比喻失去双亲的哀痛,“游子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在吟诵完《蓼莪》这首悼念父母的诗篇后,诗人的眼泪模糊了视线,情感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自然规律的思考与感悟,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