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翟兰谷之任藤县教谕
明 · 李希说
吾道堂堂日月中,乾坤随处满儒风。
十年北斗斯文望,今日西藤学者宗。
雨化山川全出色,春添坛杏愈加红。
不须去打苏湖板,自有无言造化功。
十年北斗斯文望,今日西藤学者宗。
雨化山川全出色,春添坛杏愈加红。
不须去打苏湖板,自有无言造化功。
鉴赏
此诗《送翟兰谷之任藤县教谕》由明代诗人李希说所作,通过对翟兰谷即将赴任藤县教谕的赞颂,展现了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与深厚情感。
首联“吾道堂堂日月中,乾坤随处满儒风”以“日月”和“乾坤”为喻,形象地描绘了翟兰谷所秉持的正直之道如同日月般光明磊落,其教育理念和儒家文化如风行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颔联“十年北斗斯文望,今日西藤学者宗”赞扬翟兰谷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比肩北斗,成为学者们景仰的对象。这里将翟兰谷的学术地位与北斗星相提并论,凸显其在学术界的地位之高。
颈联“雨化山川全出色,春添坛杏愈加红”运用自然景象的比喻,生动描绘了翟兰谷的教育理念如同春雨滋润万物,使得山川更加美丽,坛杏更加鲜艳。这不仅赞美了翟兰谷的教育成果,也寓意着他的教育理念如同春风化雨,滋养人心,使学生成长得更加出色。
尾联“不须去打苏湖板,自有无言造化功”表达了对翟兰谷教育智慧的高度肯定。这里的“苏湖板”可能指的是某种传统或陈规,而“无言造化功”则意味着翟兰谷的教育成就无需外力推动,而是源于他内在的智慧和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如同自然界的造物一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深情地表达了对翟兰谷作为教育者的高度赞誉,以及对其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深切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