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洪倅景伯
宋 · 朱翌
潦倒粗疏老更痴,手摩枵腹逐儿嬉。
处阴息迹真休矣,遇坎乘流一听之。
腊后春生须雁到,花前思发幸梅知。
瀛洲学士沧洲兴,妙唱一年渔父词。
处阴息迹真休矣,遇坎乘流一听之。
腊后春生须雁到,花前思发幸梅知。
瀛洲学士沧洲兴,妙唱一年渔父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潦倒:形容生活贫困,不得志。粗疏:粗心大意,不精细。
息迹:隐藏踪迹,避开世事。
乘流:顺应潮流,随遇而安。
腊后春生:冬末春初。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岛,这里指文人墨客。
渔父:渔夫,象征隐逸生活。
翻译
穷困潦倒又粗疏,老年更加痴傻,手里空空如也,却模仿孩子们玩耍。身处阴暗之处,隐藏踪迹,确实该休息了,遇到困难就随波逐流,听天由命。
冬去春来,期待大雁带来春天的消息,赏花时思念之情,幸好有梅花告知。
海上的学者和海滨的隐士,他们的兴致都在新的一年里,吟咏渔夫的歌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和艺术创作的态度。开头“潦倒粗疏老更痴”描绘了一种随遇而安、不拘小节的生态,"手摩枵腹逐儿嬉"则是对此种生活状态的一种享受。
接着,“处阴息迹真休矣,遇坎乘流一听之”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顺应与和谐。这里的“处阴”、“遇坎”暗示了诗人对于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时的从容态度。
后两句“腊后春生须雁到,花前思发幸梅知”则是对来年春天到来的期待,以及对梅花早早绽放的一种期许。这里的“腊后”指的是除夕之后,“雁到”象征着信息和友情的传递,而“花前思发”则显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期待。
最后两句“瀛洲学士沧洲兴,妙唱一年渔父词”中,"瀛洲学士"和"沧洲兴"可能是指特定的人或事件,而"妙唱一年渔父词"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某种艺术创作的赞赏与喜悦。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以及艺术的深刻感悟和独到的见解,语言简练而意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