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桃源手卷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
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晋人。
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
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
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晋人。
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
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桃源手卷》,作者陆文圭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人。诗中通过种柳栽桃的意象,寓言历史的更迭与兴亡,感叹世事如梦,变迁无常。"兴亡千古一沾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认为无论朝代如何更替,人们总是难以逃脱命运的轮回。
"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晋人"这两句暗示了历史人物的模糊身份,隐喻着历史长河中难以分辨的真假与是非,以及人们对过去的迷思。
"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即使后人知道历史上的年号,也可能难以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和君臣关系。
最后两句"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借南阳高士之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的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不愿涉足官场纷争,而是选择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桃源画卷为引,寓言历史与个人命运,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