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同彭玉润游摄山(其一)赏析

同彭玉润游摄山(其一)

明 · 佘翔
歇马行松径,寻僧度石桥。
欲窥龙藏胜,不惮虎溪遥。
踰岭参干佛,看碑辨六朝。
谁言陶处士,犹待远公招。

鉴赏

这首明代佘翔的《同彭玉润游摄山(其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彭玉润一同游览摄山(今江苏南京栖霞山)的场景。首句“歇马行松径”展现了他们骑马缓行于松木夹道的小路上,环境清幽宁静。接着,“寻僧度石桥”写他们寻找僧侣,过石桥,进一步探索山中的佛教胜迹。

“欲窥龙藏胜”表达了他们对深藏山中的寺庙和佛教宝藏的好奇与向往,即使路途遥远也不怕。“不惮虎溪遥”则借典故,以虎溪的传说增添了一丝探险的神秘色彩,暗示他们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执着。

“踰岭参干佛,看碑辨六朝”两句,通过翻越山岭拜谒佛像,以及仔细观察古碑上的文字,来追溯历史,感受六朝时期的遗迹,体现了他们的文化兴趣和历史情怀。

最后两句“谁言陶处士,犹待远公招”,引用陶渊明的典故,暗示自己和朋友彭玉润如同隐士陶渊明一般,期待着能在此地找到心灵的归宿,得到智者如远公般的指引和启迪。整首诗通过游历过程,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雅兴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词语解释

参干的意思:参与并干涉。《后汉书·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 何太后 临朝, 重 与太后兄大将军 进 权埶相害,后每欲参干政事,太后輒相禁塞。”...

处士的意思:(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杨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后汉书·方术传论》:“ 李固 、 朱穆 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 汪洋 《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 谢公 霖雨苍生望,失笑 东山 处士多。”(2).星名。即少微星。《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参见“ 少2微 ”。...

虎溪的意思:溪名。在 江西省 九江市 南 庐山 东林寺 前。相传 晋 慧远法师 居此,送客不过溪,过此,虎辄号鸣,故名 虎溪 。 唐 李白 《庐山东林寺夜怀》诗:“霜清 东林 鐘,水白 虎溪 月。” 唐 王维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诗:“暮持筇竹杖,相待 虎溪 头。”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刘白谒元》:“ 香炉 日照,秀色氤氲; 芙蓉 縹緲, 虎溪 旧约难寻, 莲社 从谁讨。”...

六朝的意思:[释义](1) (名)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合称六朝。六朝文。(作定语) (2) (名)泛指南北朝时期。参看〔南北朝〕。 [构成]偏正式:六(朝...

龙藏的意思:亦作“ 龙臧 ”。《易·乾》:“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后因以“龙臧”指潜藏勿用。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轩辕 、 神农 、 赫胥 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夫神圣主使然。”亦作“ 龙臧 ”。龙宫的经藏。指佛家经典。佛经故事相传 龙树 入龙宫赍《华严经》。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足蹈慧门,学通龙藏。” 唐 沉佺期 《乐城白鹤寺》诗:“碧海开龙藏,青云起雁堂。” 清 黄宗羲 《青词》:“爰集胜侣,用翻龙藏,清梵悠长,儼慈音之在邇。”见“ 龙藏寺碑 ”。...

马行的意思:(1).神名。《史记·封禅书》:“ 冥羊 用羊祠, 马行 用一青牡马。”(2).药草紫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紫参》。买卖马匹的商行。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李郎 宜与 一妹 復入京。某日午时,访我于马行东酒楼。”...

石桥的意思:(1).石造的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河东岸有石桥,桥本当河,河移,故厕岸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凌石桥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鹃 《赏菊椰子林》:“溪上架着一条弓形的石桥,桥栏上齐整地排列着好多盆黄色和浅紫色的菊花。”(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胜 石梁 。梁连接二山,形似桥,故称。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桥 。” 宋 梅尧臣 《送微上人归省天台》诗:“释子怀慈母,吾儒未易轻。不寻琪树去,肯向 石桥 行。” 宋...

松径的意思:松间小路。 南朝 梁 刘孝先 《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唐 元结 《登白云亭》诗:“出门见 南山 ,喜逐松径行。” 宋 苏辙 《游锺山》诗:“石梯南下俯城闉,松径东蟠转山谷。”...

歇马的意思:◎ 歇马 xiēmǎ(1) [get down from a horse for a rest]∶下马休息离城还有五十余里,是个大镇,权歇马上店,打中水。——《警世通言》(2) [stop work]∶停止工作...

远公的意思:晋 高僧 慧远 ,居 庐山 东林寺 ,世人称为 远公 。 唐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诗:“尝读 远公 传,永怀尘外踪。” 宋 梅尧臣 《访矿坑老僧》诗:“莫貰 远公 酒,余非 陶令 贤。”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四一:“ 远公 置酒, 佛印 烧猪,真正名士,佛亦当少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