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行呈元之族祖
有怀成远咏,无伴趁幽行。
野草不媚世,沙鸥宁近名。
归来卧松石,新月西林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汪本的《溪行呈元之族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水画面。首句“雨濯山光润”写雨后山色清新,如同被雨水洗过般明亮湿润;次句“风吹溪响清”则通过风声和溪水潺潺,展现出环境的宁静与清澈。诗人独自漫步溪边,思绪飘向远方,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之情。
“有怀成远咏”一句,表明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心中怀有思念之情,于是借景抒发,遥寄诗篇。“无伴趁幽行”则流露出诗人独行的孤寂,但又享受着这份静谧的孤独。
“野草不媚世,沙鸥宁近名”两句,诗人以野草和沙鸥为喻,表达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野草不迎合世人眼光,沙鸥也不追求名声,寓意诗人内心的超然与淡泊。最后,“归来卧松石,新月西林生”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场景,躺在松石之上,仰望新月升起在西边的树林,画面宁静而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溪行所见,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词语解释
不媚的意思:不谄媚。《楚辞·九章·抽思》:“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 朱熹 集注:“切人不媚,言恳切之人不能软媚。”《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虞翻别传》:“ 翻 放弃南方,云:‘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
光润的意思:◎ 光润 guāngrun[(of skin) smooth] 光滑润泽(多指皮肤)最后用椴木炭水磨,目的在使成品的表面光润。——《景泰蓝的制作》...
归来的意思:◎ 归来 guīlái[return] 返回原来的地方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近名的意思:好名;追求名誉。《庄子·养生主》:“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清而容物,善不近名。” 明 李贽 《杂述·征途与共后语》:“余老矣,死在旦夕,犹不免近名之累。”...
媚世的意思:(1).求悦于当世。语出《孟子·尽心下》:“阉然媚於世也者,是乡原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淇水》:“婢妾其性,媚世求显。” 前蜀 贯休 《故林偶作》诗:“媚世非吾道,良图有白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书传载 弥子瑕 、 閎籍孺 以色媚世。”(2).兰花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花卉·兰》:“《退居録》:‘兰,一名媚世。’”...
沙鸥的意思:◎ 沙鸥 shā ōu[sand bird] 指栖息沙洲的鸥一类的水鸟...
山光的意思: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约 《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 岑参 《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松石的意思:(1).松与石。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松石峻垝,葱翠阴烟。” 唐 宋之问 《初至崖口》诗:“锦繢织苔苏,丹青画松石。” 唐 李白 《九日》诗:“地远松石古,风扬絃管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李德裕 在 洛阳 南置 平泉庄 。庄周围十余里,台榭百余所,有奇花异草与松石。”(2).借指山林。 唐 宋之问 《使至嵩山寻杜回不遇》诗:“与君阔松石,於兹二十年。”(3).松的化石。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异事》:“ 婺州 金华山 有松石,又如...
西林的意思:(1).西面的树林。 三国 魏 阮籍 《首阳山赋》:“蟋蟀鸣乎东房兮,鶗鴃号乎西林。” 唐 陈子昂 《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诗:“西林改微月,征斾空自持。” 唐 王维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诗:“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2).寺名。在 江西省 星子县 庐山 麓,与 东林寺 相对, 晋 太原 中僧 慧永 建。后因以泛指寺院。 唐 许浑 《题苏州虎丘寺僧院》诗:“世间谁似 西林 客?一卧烟霞四十春。” 唐 许浑 《寄契盈上人》诗:“何处是 西林 ?疏鐘復远砧。” 唐 李商隐 《华...
野草的意思:◎ 野草 yěcǎo[weed] 地面生长的掺进植物,耕作中通常伤害作物或损害地方的外貌、经济方面无用的植物...
有怀的意思:犹有感。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观先生之祠宇,慨然有怀,乃作颂焉。”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有怀谁能已,聊用申苦难。” 元 萨都剌 《秋日病起池上》诗:“有怀谁与言,独立心自省。”...